大清變_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一樣的葉誌超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馬荊山所部毅軍,高傲東溝轉陸路赴平壤,人數為2100,有前軍正營、前軍左營、前軍起營、前軍邱營。”

說到這,葉誌超歎口氣接著說道:“牙山、成歡一敗,那些彆故意機的朝廷大臣以及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痛的清流們,不知從那裡獲得動靜,乃至有的就是無中生有,紛繁上折槍彈劾中堂。俗話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我們這些北洋的將領們更是首當其衝。”

秦川心道:“日軍打擊平壤的兵力起碼有16000餘人,如此看來,日軍兵力足足比平壤清軍多出百分之六十,可後代那些支流史料卻如何胡說兩邊兵力不相伯仲。不要說日甲士數遠超清軍,就是後是那些胡說八道的史料上一貫吹噓的清軍大炮,起碼在平壤一戰中就必定不及日軍。要曉得,日軍的一個半師團,火炮起碼也有四十多門。這還不算,據他在漢城所知,日軍在漢城王宮裡就收繳了王宮衛隊的山炮三十門,這還冇算上日軍在牙山、成歡緝獲的八門火炮。這7、八十門火炮即便有所破壞,或者冇有全數帶來平壤,進犯平壤的日軍大炮總數也絕對不會少於五十門。”

葉誌超背靠到椅背上,一雙眼睛也微微半閉上,口中喃喃地輕聲默唸起來。

葉誌超悄悄歎了一口氣:“至於散落各省其他各部,剿匪保持治安尚可,疆場廝殺則絕無能夠。即便如許,也還隻是少數。以老夫看來,百萬雄師中,倒有六十餘萬一無所用,皆是坐糜糧餉之徒。”

“鳴鴻,平壤除了我和功亭、江福卿所帶來的軍隊,另有衛汝貴盛軍、馬玉昆毅軍、左貴重和分統聶桂林的奉軍,再有就是豐升阿奉天練字營以及吉林練軍、高繼善帶來的仁字兩營。”

最讓秦川驚奇的是,具有百萬雄師的大清,竟然隻要戔戔五萬可戰之兵,和日軍甲午一戰,竟然到處是以少敵多,以寡敵眾!

秦川緊緊盯著葉誌超:“既然總統清楚,將這上萬雄師留在平壤是下策,而朝廷又不允平壤雄師北撤,那。。。。。。總統欲作何籌算?”

“關於我北洋的兵力,中堂在兩月前給朝廷的《海陸兵數折》裡,所述最為妥當。”

葉誌超不屑地撇撇嘴:“衛達三固然樸重癡頑,禦下也甚為刻薄,可總歸跟在中堂身後這麼多年,如許的事情是斷不會有的。隻不過常言道,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這些摺子一上,衛達三若仗打得好也還罷了,可平壤目睹著就是必輸之局,這衛達三恐怕凶多吉少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