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不怪老朱,他已經從農夫階層躍遷至了大地主階層,還是最大的地主,天然需求保護地主家的好處。
當然,這裡的地主,更多指的是建國功臣、浙東富紳。
顧正臣看著這些儉樸的百姓,握了握拳頭。
這些渾厚,讓他們接受了太多。
再不濟,也要將這大明扶植得強大,讓日月光輝,暉映在這一片地盤之上,讓每一小我都高傲地喊出:
既然生在大明,顧正臣就毫不答應野豬拱過山海關,不答應倭寇再亂東南!固然很多事呈現的年代有些晚,但犁庭掃穴,一勞永逸,也是一樁功德吧?
但縣尊健忘了,細水纔可長流。
“征稅是天下百姓的本分,他們都是大明最仁慈的順民,最勤奮的百姓!為官者,不成因私而減輕百姓承擔!該他們的稅糧,他們定會想儘體例足額給出,不該他們給的稅糧,緣何要讓他們承擔?諸位鄉親記著,隻要我顧正臣在句容一日,你們的稅糧便全數按由帖奉告繳糧,如有題目,準你們敲鼓登聞!”
唯我中原罷了。
可也恰是這些渾厚,讓中原王朝得以安穩的生長,讓中原文明獲得持續。
我是大明的子民!
是時候給他們上上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