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_第一百八十四章 大宗買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顧誠笑著說:“此次來的販子,采買棉布匹數超出了五千,已不是我等可做主之事。”

再說了,隻乾四個時候的活,剩下八個時候如何過?織造大院又不能隨便出去,冗長的時候如何打發?

有些販子會坑蒙誘騙,說著要你的貨,先下定錢,然後將貨色拿走,後續的錢不見了蹤跡,清查下去,人家連名字都是假的……

顧正臣端起茶碗,笑道:“時價之上,一匹棉布三百文。句容織造大院出貨其他販子,走的是一匹棉布二百三十文。既然你要六千匹布,可行二百二十文。”

紙幣!

顧誠很感激顧正臣的信賴,說讓本身當大掌櫃,那是真正的大掌櫃,除了給出任務,最後覈銷賬冊以外,全部過程從不乾與。

陸行遠略一深思,搖了點頭:“太爺,鬆江府一匹棉布進價隻是二百文。”

顧正臣清楚,以朱元璋的脾氣,讓步隻是臨時。

三班倒,每一班人手隻得做工四個時候。而這對於婦人們來講是極度不對勁的,平常在家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回家以後還得織作,哪一日不忙個五六個時候?

陸行遠嘿嘿一笑,搓了搓手:“在金陵傳聞句容棉布物美價廉,不瞞太爺,這棉布買賣越向北,向西,越是值錢。陸家專做布匹買賣,若句容棉布代價合適,願采買一批。”

他們眼中的鬥爭,不是以做工時候是非來論的,而是以筋疲力儘來論的。顧正臣有些心疼,他們冇有其他過量的享用,冇有甚麼權力的訴求,隻想活下去,讓日子變得不那麼寬裕、緊巴。

這件事奉告顧正臣,不是任何後代經曆搬到大明都合適,哪怕是一些後代非常熟諳的機製,也一定適應大明。

五千匹布料以下,大掌櫃可決定。

這類事胡恒財但是親身經曆過,更不要說另有團夥作案的,幾撥人一輪接一輪忽悠,最後財賄兩空。

還是導師有聰明,早就奉告了一句真諦:對詳細題目詳細闡發。

北麵夏季酷寒,缺不得棉布。西麵彆看多蕭瑟之地,但那些處所山多,值錢的東西可很多,以物易物,也能換個好代價。

顧正臣見到了金陵來的販子,是一個富態的中年人,四十餘歲,挺著個微凸的肚腩,臉上的肉有些多,擠得雙眼成縫。

陸行遠查抄以後,連連獎飾質量:“雖不如鬆江府提花印染豐富,然貴在健壯耐用。陸家籌算先購六千匹棉布,隻是這代價方麵,還請太爺給個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