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門輔臣_第六十五章 禦史大夫陳寧的咒怨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內侍領命安排。

胡惟庸瞥了一眼劉紹先,這個傢夥如何就不開竅,天子畢竟曾經在皇覺寺上過班,撞過鐘,要不是皇覺寺發的僧袍破碗,天子不曉得能不能活到插手紅巾軍。

眾官員麵麵相覷。

朱元璋坐定不久,朱標便入殿求見。

“臣領旨。”

朱元璋看向俞溥。

朱元璋目光中透著幾分感慨,喟然感喟:“朕自即位以來,定軌製,懲贓官,修水利,為的是甚麼,是吏治腐敗,是百姓吃得起飯。士農工商四民當中,唯農為最勞。朝廷薄賦取民,民猶家無餘財,一年到頭,難飽腹度日。稍有旱澇蟲災,家家缺食,鬻(yu)子賣牛!”

“父皇……”

文武錯愕,不知朱元璋是何心機。

內侍見朱元璋走了,趕緊扯著嗓子喊。

“當年孔夫子感慨,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你要服膺在心,官員善欺下蒙上,不成隻聽其言,治國理政,是乾臣還是奸邪小人,還需觀其行。”

朱標正色道:“父皇,兒臣覺得治國綱領為用飯二字,雖用詞粗淺了些,卻非常簡樸瞭然,切中關鍵。總覽天下諸事,萬民百姓,唯用飯最大。若朝廷能用心處理百姓用飯困難,百姓歸心,江山萬代可期。”

朱元璋對勁地點了點頭,嚴肅地說:“鹽徒,盜賊,遊民,自建國以禍亂處所,害民無計,當命各府縣多加盤問,嚴加措置。運河一線,多設巡檢司,不成讓商民來往受阻。”

官員奏報入東宮,這事看著平常,實則大不平常。

看來陛下還冇熟諳到釋、老二教的風險,任由其強大,隻能豢養一群閒人啊。

“朕何嘗不想處理這用飯困難。顧正臣說得對,隻要吃得起飯,百姓纔會安穩做順民!那些反叛的盜賊、鹽徒,最後不也是走投無路,吃不了飯,冇法活下去才鋌而走險?標兒,你要記著,治國最大的事,就是處理百姓的用飯題目。今後每膳,必思此二字。”

禦史大夫都餓著呢,作為監察禦史,如何能去用飯,這不是讓長官丟臉嗎?

陳寧不信賴此人毫無背景。

陳寧眼神一亮,奸笑地看著陳士舉:“一個朝廷舉人,未到差知縣,竟與朝廷武將走得如此密切,這此中——必有貓膩,你是說也不是?七品知縣,句容,嗬嗬,太近了,讓他滾遠一點吧。”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