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拿起筆,蘸了蘸墨,對中間的考官說道:“此次測驗,乃是本王為大明提拔人才的首要契機,這題目既要考量學子們對傳統經史子集的瞭解,又要查驗他們對新學問的把握程度。”
“冇錯,冇錯。” 另一名官員也衝動地迴應,“這化學也甚是奇妙,能用於冶鍊金屬和製作藥物,之前從未想過學問還能如此合用。”
四周的考官們都恭敬地站著,等候著朱允熥的唆使。
很快,天下各地陸連續續的門生奔赴金陵。
這動靜也傳到了朱元璋的耳中。
朱元璋聽了,深思半晌,然後緩緩點頭,眼神中透暴露讚成之色,說道:“你說得不錯。咱也以為,為了大明的長遠好處,些許阻力算不得甚麼。”
朱允熥恭敬地答覆道:“皇爺爺,孫兒覺得,他們抵抗不過就是新學問的推行觸及到了他們的一些好處。”
中間那位同僚也點頭稱是:“是啊,這與我們傳統的學問相差甚遠,我實在看不出有何用處。”
在講堂上,曾經對新學問不屑一顧的讀書人們現在都全神灌輸地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