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但即便如此,也是經三十年之功,學問大成後,才寫得這《尚書古文疏證》,本身雖是抄他原書,但如何樣也是要寫出新意來。

是讓林延潮讀書不要隻是仗著記性好就行了,主如果有本身的道,正如孔子說的那句話,吾道一以貫之。

林延潮想起當初讀《大學》時,大學全篇經一傳十。

朱子註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期近物而窮其理也……另有幾百字話,但粗心格物窮理。王陽明問何為格物窮理,表示不睬解,教員與他說,物理之極處無不到也的意義是,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以後王陽明初創心學後,再也冇有格過竹子,隻是道爾等把經籍解釋再好,看起來再有事理,又如何樣。那隻是聖賢的事理,卻不是我的事理,隻要我內心不認同,那就是然並卵!

第三條道本身更認同一點,不過相較於這個期間,前衛了一些。王學獲得社會支流真正的認同。還需求幾百年。

當然到了王陽明格竹子後,又是一種注法。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