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魁_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不過令人愁悶的事,李廷機的才學在世人當中又是公認的,當年號稱製義技壓一閩,不是吹牛皮吹的。

從泉州府那傳來的零散言語,李贄名流效應,加上濂江書院這閩中第一書院的名頭擺在那,城裡的各個書肆書棚裡,已是有讀書人來書肆扣問閒草集的環境。

李贄搖了點頭道:“當然是濂江書院的弟子了,少年人嘛,一味喜好仿照彆人文風,第一篇大抵是模哀江南寫的。反倒是第二篇,化繁為簡,倒是有幾分大巧不工,脫去了仿照的陳跡。”

但不管如何說,如許非支流學者的名譽,還是擺在那邊的,很多讀書人受正統官方的學術壓抑多了,反而是李贄這些嬉笑怒罵的文章感興趣,也是逢迎了很多讀書人的逆反心機。

書肆書棚裡的伴計與掌櫃,朝奉們說,比來有幾個讀書人,來本店似在探聽一本閒草集,不知此書彆的書肆是否有在賣?

李廷機不由道:“竟然能寫出文風,截然分歧兩篇文章來。第一篇時文,用的是四六駢文。<div class="cad">conAd1();第二篇散文,卻又寫的如此簡樸直白。教員,這林延潮究竟是甚麼人?”

李贄道:“第一篇時文算是不錯,但卻有幾分矯飾文辭之憾,算不得好文。”

溫陵居士就是李贄的號,眾舉人都知李贄之人,不過這報酬人狂傲,世人都將他視作狂士,隻要李廷機一向恭敬他的才學。

李廷機聽了哂笑道:“我算得甚麼,溫陵居士說了,閩中有一神童叫林延潮,他碰到了也當為他避路,放他出一頭地。爾等又自比溫陵居士如何?莫非不讓此一頭之地嗎?”

李廷機不由心道,這等文采非經曆製藝之道二十年不能寫出來的,看來濂江書院的弟子,確切有真才實學。

以是不管如何說,隻要李贄的名譽擺在那,能給他點評過的書,在書肆那銷量都很不錯。

李廷機不免分歧意。當目前廷以時文取士,頭篇已經是近幾年時文裡可貴佳作,教員實在是太刻薄了。

李廷機看了這是一篇散文,散文不受格局所限,比時文有新意,但自唐宋八大師後,散文中已是很少有佳作了。何況現在的散文,要麼是台閣體,要麼是一味仿照漢唐的複古風,拘泥於周遭以內,乃至文采很多還比不上時文。

掌櫃,朝奉們傳聞後,不免就直接找到林垠,林燎二人,問到了這件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