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相_第一百三十章 實不忍親睹祖製被如此擅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李春芳、趙貞吉被問住了。

“我無此權力!”高拱道,“當由皇上欽定。”

“其二,改馬政鹽政官任用之例。”高拱道,“或許是受君子不言利之說的毒害,讀書人遍及輕視理財衙門。馬政不唯關乎財用,亦關乎邊防;鹽政更是攸關民生。太仆寺專理馬政,鹽運司專理鹽政,皆國度要務,非閒局也。可邇來視之甚輕。故事:太仆寺理馬政之少卿與鹽運使之選,皆寺監少卿與按察副使中不稱職或有物議者充之。既不稱職、有物議,斥退可也,何如改用馬政、鹽政之官?如此,遂使奸貪輕易,政務廢弛,殊非設官初意。今當廢除常套,凡太仆寺少卿、鹽運使員缺,必以廉謹有才望者推補。太仆寺理馬政少卿,官階當視為佈政司參政;鹽運使視按察司副使。俟政成以後,與之一體升遷;如有卓異,當即超擢。”

“邊患孔棘,安邊弭患當標本兼治。為此,宜對軍政、邊政一體改革。”高拱翻開文稿,“首言軍政改製。其一,兵部一尚四侍新製已建立,兵部司官精選久任,兵備、巡撫、總督儲才遞升之製已建,要落實。”

說話間,二人進了中堂,李春芳、陳以勤、趙貞吉已然就坐。不待李春芳發話,高拱即直奔主題,道:“開聖治、行新政,當從吏治動手。前人雲,為政在於得人。而若要得人,必有良製。是以鄙人理出關涉吏治而當下亟宜改製之處,供諸公參詳,如無不當,我意以內閣公本奏明皇上,下旨實施。”

“玄翁,另有嗎?”張居正用心問,意在提示高拱不必回嘴。

“未免太龐大了!”趙貞吉道。

“不,還要肅貪!”高拱凜然道。

高拱臉上透暴露一絲不易發覺的絕望情感。

“嗯,叔大之言甚是。”高拱由衷讚歎說。

李春芳等聞之,皆唏噓。高拱接著道,“府州縣正官,有民社之寄,自當躲避。非有民社之寄者,如學官、倉官、驛遞官、閘壩官等等,其官甚小,其家多貧,何必非要隔省任用?路途遙遙,有棄官不任者,有離職而不得歸家者,其情甚苦。如此,欲使在官者放心以修職,亦難矣!故此類官可在本省隔府處所任用,於躲避之法,無礙!”

世人皆沉默以對。高拱把文稿向外一推,憤怒地說,“不再說了,凡應興應革之事,鄙人伶仃具疏請旨就是了!”他從趙貞吉、陳以勤的插話中已然判定出,要內閣上公本已無能夠,那就冇有需求再華侈精力於此,莫不如彆離具疏上奏,他信賴皇上會附和。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