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佑樘也將聲音低下來講:“梁芳、萬喜之流是否還未斷念?”
毓慶宮書房中,朱佑樘正奮筆疾書,專注地在紙上揮毫,涓滴不曉得宮裡產生的這統統,東宮講官劉健站在朱佑樘身後,悄悄點頭不已。
朱佑樘看劉健如此景象,忙謙讓說:“先生見笑了,我本日隻是信口開河,至於大明幸與不幸,當看我如何去做事了。先生也曉得,很多事提及輕易,做起來倒是困難,就像很多政令,聽上去雖好,實施起來卻不太輕易。”
劉健臉上倒是神采熠熠:“政令難行,大略不過乎兩種環境,或者官員履行不力,或者阻力過大,我倒以為,諸事當緩緩圖之,既不能心急冒進,又不能罹難則止。”一邊說,一邊把聲音低到兩小我才氣聽到的程度:“就像此時,朝政動亂,尚不知萬妃一黨是否還會勾引皇上,殿下必然謀定而後動。”
劉健聽朱佑樘說得慷慨激昂,情不自禁對著朱佑樘拱手說道:“殿下有愛民之心,並能懷淩雲之誌,實在是我大明的福分。”
朱佑樘侃侃而談:“漢唐都曾顯赫一時,當兩朝昌隆時,天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國庫財力薄弱,外族俱來朝見,如我大明能重現此景,想必也是先生所盼之事。我若治天下,必心胸仁慈,親民愛民,勤於政務,公道嚴明,不與民爭利,不顧念一己之私,不驕橫豪侈,不妄圖繁華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