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師_204 縱論朝政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嗬嗬,黃兄想必是大福大貴之人,如何會有暇顧及這些小事。”蘇昊笑道,“不過,以蘇昊看來,有些小事如果做好了,結果並不見得小。就以蘇昊在豐城縣推行的韓氏灶來講,如果能夠推行到天下統統的農家,光薪柴的破鈔就能夠減少一半,這都城四周,也不至於像現在如許呈現大片的荒山了。”

如果蘇昊不曉得麵前的人就是萬曆,那麼他如何答覆都是能夠的。但在曉得了麵前就是萬曆以後,蘇昊就不敢胡說八道了。他沉吟了半晌,然後說道:“黃兄此問,恕蘇昊冇法答覆。千秋功罪,向來都是隻要先人才氣夠評說的,當今聖上正當年少,將來另有大展雄圖之時,蘇昊此時如何能夠枉加評斷?”

蘇昊點點頭道:“當然包含我。固然蘇昊本擁有限,隻能做一些小事,但成千上萬情願做點小事的人堆積在一起,就能夠做成一些大事了。”

蘇昊正色道:“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立儲之事,畢竟隻是觸及到君王的事情,如何能夠與社稷及百姓百姓的福祉相提並論?為儲君之事而鬨得朝廷不能普通運轉,這是置天下百姓於何地?黃兄說朝臣都是國度的棟梁,如何這些棟梁整天不去揣摩如何改良百姓的餬口,眼睛隻盯著天子的那點家事呢?”

“蘇昊謝過黃兄。”蘇昊站起家,向萬曆恭恭敬敬地長施一禮,然後就退出了包間。

萬曆問道:“那好,蘇昊,如果聖上重用於你,你感覺你本身能做一些甚麼事情呢?還是做你的成本行,探礦嗎?”

“你說得對。”萬曆連連點頭,他本身也是一個年青人,對於內閣裡那些動輒七八十歲的老頭子也的確是煩透了。這些老頭說不得碰不得,動不動就來一句“老臣乞骸骨”,彷彿皇上整天惦記取要把他們那把老骨頭拿去燉湯一樣。以萬曆的心性,他更情願本身的臣子都像蘇昊如許活力興旺、充滿豪情。

蘇昊因而便把本身在豐城縣所做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先容了一遍,萬曆聽罷,瞠目結舌道:“有這等事情,為何我竟不知?”

“這就是我大明政治的弊端啊。”蘇昊說道,“凡事隻講出身、講資格,終究弄一群七老八十的糟老頭子進內閣治國,國度如何能夠不老氣沉沉的?白叟天然有白叟的好處,但進取心不敷,也是他們的特性。如果不能及時汲引一批中青年官吏,我大明哪有甚麼活力?”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