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的家是在縣衙裡,以是他帶著幾名衙役向縣衙走去。蘇昊跟在韓文的身邊走了一段,忍不住問道:“縣尊,剛纔你與王縣丞談到甚麼鄭妃,是如何回事?”
當然,蘇昊在陳述的時候,時候不忘誇大這是因為常公公的福分而至,不然哪有人能夠用兩天時候就找到一處金礦的?
吳銓說這話的時候,王奇向韓文投去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韓文曉得,吳銓必然是得了王奇的好處,以是站出來替豐城縣衙說話。要曉得,采金礦的投入一點也不比金礦的產出少,如果統統的職員和耗損品都由豐城縣衙承擔,那還不如直接把這筆錢拿給常蕪去呢。
韓文想了想,道:“也是,你一向在鄉間讀書,冇有到書院去,以是這麼大的事情,你也不曉得。這鄭妃之事,乾係國本,天下讀書人無有不體貼者。朝堂上為了這國本之爭,已經鬨翻天了。”
常蕪從布兜裡取出一塊金礦石,對著陽光看了看,不由得歡樂地叫了起來。他名為礦監,采礦畢竟是他的本份。如果能夠真的找到金礦,開采出來獻給天子,那可比從處所上訛詐得來的金銀要硬氣很多。
“謝常公公。”蘇昊明知常蕪是信口開河,也得假模假式地上前去稱謝。冇體例,人家有權有勢的,本身不過是個草民罷了。
以萬曆的設法,天然是但願立鄭妃的兒子朱常洵為太子,因為他對王妃底子就冇甚麼豪情。但朝廷上的一乾官員卻對峙以為太子必須是宗子,隻要立朱常洛為太子,纔是正道。
本來,這所謂的國本之爭,就是立誰為太子的題目,而這背後觸及到的是皇宮裡的兩位妃子,彆離是恭妃王氏和貴妃鄭氏。
因而,韓文讓幾名跟從的衙役走得遠一些,本身向蘇昊提及了這國本之爭的事情。
貴圈……可真夠亂的,蘇昊聽完這一番先容,心中湧起的是一種鄙夷的感受。在他看來,立誰為太子,不都是天子自家的事情嗎,與彆人有何相乾?這朝中的重臣也真是吃飽了冇事乾,就為了一個所謂國本,生生把天子逼得不上朝了,莫非他們就冇有比扯這類淡更首要的事情嗎?RS
寺人素以貪財鄙吝著稱,他們送的禮品,可不是輕易拿的,誰曉得你接了這份禮品以後,要還歸去幾倍的禮品纔夠。彆的,蘇昊打心眼裡對寺人有一種不適的感受,寺人用過的東西,真要送給他,他也不樂意接的。
聽到蘇昊回絕,常蕪連個磕巴都冇打,就揮揮手讓阿誰叫小良的小寺人退歸去了,本身還唸唸有詞地說道:“哎呀,那可太不美意義了,有功怎能不賞呢?不過,咱家也是個貧民,有幾件拿得脫手的東西,也是聖上賜的,不敢轉送給彆人。如許吧,蘇生員尋礦有功,他日我稟明聖上,請聖上給蘇生員賜個出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