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不來風,既然你有耳聞,那你就先從國子監開端查起,朕答應你動刑,記著了是南北兩雍同時徹查。”
“如果當這些人進入朝廷,大明亡國不遠了。”
“陛下,您……”
“你們口口聲聲說太祖所定是為了學子們消弭後顧之憂,放心讀書,可朕卻不以為。
崇禎嘲笑了一聲,隨即低喝道:“李若漣,帶人將江南會館給朕查封了,內裡統統人一應打入詔獄,酷刑鞭撻,如果有任何抵擋,直接殺了。”
禮部尚書孟紹虞跪下苦苦要求,他固然憑藉魏忠賢,屬於閹黨一派,能搞東林黨的人當然是好。
崇禎輕飄飄的一句話,如九天之驚雷,響徹統統人的心間,讓他們心神巨震。
“陛下,學子們也是為了我大明王朝,並且我大明現在有六十萬在籍的秀才,如果因為這幾百名貢生的事情,拔除了這條祖製,對其他門生不公允,請陛下三思!”
“這些人將來都將通過科舉進入大明的宦海,成為大明的基石,
眾大臣聽著喝彩聲,皆是沉默不語,拔除這項特權已成定局了。
沉默了一會兒後,崇禎沉聲道:“既然你們說對其他讀書人不公允,那朕就再退一步,
“冇有火線將士的拚殺,冇有百姓的扶養,冇有朝廷的恩賜,他們能有機遇坐在這裡讀書嗎?”
“陛下三思,這些都是國子監的學子,是天子弟子,這……”
其他特權能夠儲存,但法律虐待這一項必須拔除,王子犯法與百姓同罪,讀書人也不例外,本日以後,立即將這項決定傳遍天下。”
眾大臣惶恐過後,刹時齊刷刷的跪了下去。
“閉嘴,朕給過你們機遇了,可惜你們冇有珍惜,現在想告饒,晚了。”
過了好一會兒,喝彩聲才漸漸降了下來。
想要用刑,得先撤了他們的頭銜才行,是不是先告訴他們本地……”
蘇茂相心中一緊,隨即道:“大明律有規定,秀才以上讀書人出錯,需先告訴門生本地的儒學提舉司教誨,
百姓們一陣轟笑,眾大臣神采微變,赤腳的不怕穿鞋的。
可他起首是讀書人,如果連他都同意陛下拔除祖製,那他要被全天下的讀書人鄙棄,估計暴怒的讀書人會將他家祖墳都給挖了。
“九大邊關的火線將士浴血奮戰,抵當外來侵犯,死了多少將士?破鈔了多少的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