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三思,這些都是國子監的學子,是天子弟子,這……”
聽著孟紹虞報出六十萬名秀才的數字,崇禎神采微變。
獲得號令的李若漣手一揮,數百錦衣衛就突退學子當中,一時候雞飛狗跳。
蘇茂相有些驚奇,這位少年天子是從那裡聽聞這件事情的,莫非要讓本身徹查此事嗎?
“嗬嗬……”
想想十七年後,這裡近一半的降了建奴,他恨不得將這群人抓起來點了天燈。
沉默了一會兒後,崇禎沉聲道:“既然你們說對其他讀書人不公允,那朕就再退一步,
禮部尚書孟紹虞跪下苦苦要求,他固然憑藉魏忠賢,屬於閹黨一派,能搞東林黨的人當然是好。
“好了,我們再回到秀才坦白包庇幫彆人免糧、藉機發財的事情!”
“蘇大人所言甚是,太祖此舉晉升了讀書人的身份,也極大的刺激了天下的讀書人,是我等讀書人的福分。”
“稍一有不滿就抨擊當權者,罵罵販夫走狗,天生就感覺高人一等,眼睛就長到了頭頂上。”
眾大臣和國子監的學子們聽著崇禎的話,刹時無語了,如何這位天子不按套路出牌?
百姓流浪失所,餓殍千裡,哀鴻常以草根、樹皮、乃至搗石,吃“觀音土”充饑,易子而食,此等慘狀之下,這群讀書人又在做甚麼?”
“夠了!”
這一回不但是地上跪著的數百名集會的門生了,連國子監內圍觀的門生都儘是惶恐之色。
看著一個個大臣出來討情,崇禎怒喝了一聲。
陛下萬歲、陛下聖明等等歌頌之詞在圍觀百姓人群中直衝雲霄,崇禎嘴角暴露一絲笑意。
“陛下!”
眾大臣惶恐過後,刹時齊刷刷的跪了下去。
“如果當這些人進入朝廷,大明亡國不遠了。”
我尼瑪……
“你們口口聲聲說太祖所定是為了學子們消弭後顧之憂,放心讀書,可朕卻不以為。
朕真替將士們和百姓們感到哀思,用生命換來的倒是如此麻痹不仁的一群人。”
這個鍋他背不動,全部朝臣們都背不動,能背的動隻要陛下。
崇禎直接打斷了錢孺林的話。
蘇茂相心中一緊,隨即道:“大明律有規定,秀才以上讀書人出錯,需先告訴門生本地的儒學提舉司教誨,
錢孺林沉默了,嘴角有些發苦,但還是硬著頭皮:“陛下,是門生構造的,隻想為錢公討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