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左穀蠡王讚成地點點頭,表示其持續講下去。木朵那頓了頓,又持續說道:
“他孃的,早在匈奴人悄悄進入車師國時,竇某就說過,不該該派兵去救濟。我們的兵力本就未幾,若在田野遭碰到匈奴人,我們十有八九要虧損。可他耿恭非要派兵去救濟車師國,成果如何樣?還不是白白折了咱一半的精銳人馬?!而後我又建議,趁著匈奴雄師尚未圍城之際,當即突圍去柳中城,和關寵校尉合兵一處,以做悠長之計。可他耿恭卻又非要守城。這不是螳臂當車嗎?是,最後城是幸運守住了,可我們還剩了多少人?就算守得住一時,還能撐到千裡以外的朝廷救兵?!現在,對你來講是個機遇,到時我們再一起去勸城裡的其他弟兄,匈奴人隻想要耿恭一人的性命,犯不著讓弟兄們都給他陪葬!”
聽完竇齊的這番話,範羌的神采卻反而更加剛毅,又再次不聲不響地扭過了頭去。
“敢問竇主簿,那日隨您突圍的部下,可另有人健在?”
但是,令其有些絕望的是,都昆彷彿還是一臉不解,不明白此民氣文章到底該如何做,又和留下金蒲城的漢軍有何乾係?他們不是和車師國的乾係挺好的嗎?守城時另有很多車師青壯為其助戰。放金蒲城的漢軍一馬,莫非就能調換車師國對匈奴的投效?這個彎兒,都昆一時實在有些轉不過來。
有些不明以是的竇齊看著範羌還是冷冰冰的神采,細心揣摩了一下,語氣再度緩了下來,摸索著說道:
“哈哈哈哈――!”
看範羌冇有反應,竇齊又隨即換了番說辭,頓了頓後,持續說道:
左穀蠡王看著有些懊喪的外甥,悠然地笑著反問了一句,而後又耐煩地安慰道:
“哼!充甚麼豪傑?彆人或許不曉得,可竇某卻再清楚不過你到底是個甚麼貨品了!你該不會忘了,當初在蒲類海四周,我們第一次相遇時的景象吧......?”
“這麼說,漢朝天子已病重,就快死了?!”
“那......您說該如何辦?”
看著竇齊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難堪神采,範羌隻是嘲笑一聲,鄙夷地看了竇齊一眼,也不再多說,終究正色說道:
“漢人有句話說得好,叫做‘頓時得天下、卻不能頓時治天下’。我們匈奴人弓馬純熟、來去如風,但如果每一座城池都要強攻硬奪,莫非真的合算?屠刀之下,固然大家屈就,卻終難以歸心。如若數年以後,漢軍捲土重來,恐怕西域諸國又會再度背叛。到時我們又要一城一地得血戰奪還,周而複始、永無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