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十三將士_羌笛-4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直到當時,我匈奴可再派軍前來。到時,金蒲城已久無援兵,正處困頓之境,西域各國又接踵重歸我匈奴一方,待我雄師捲土重來之際,再令方纔那姓竇的漢軍俘虜出陣勸降。連隨軍主簿都已降了,苦盼救兵不至的其他漢軍士卒,又有何來由持續死守?待收降了金蒲城的漢軍以後,不但再次給西域各國一個明示,究竟該如安在漢匈之間作出明智的挑選。更首要的是,也在此後籌算遠征西域、以及被留下戍守的漢軍士卒們心中,埋下了會被當作棄子、不管不顧的恐憂種子。屆時,天時天時人和皆在我匈奴一方。這一步棋看似遲緩,但是卻可一勞永逸地使西域永久緊緊地掌控在我們匈奴人的手中。落空了西域各國民氣、乃至是本身將士之心的大漢,便將再也難以介入此地、不敷為慮了!大王高瞻遠矚,待率軍返回漠北,單於想必也必然會認同殿下的高見!”

聽著左穀蠡王開端了深謀遠慮的打算,都昆不由也提起了興趣,詰問道:

“可惜嗎?”

都昆細細揣摩著孃舅所講的這番事理,點了點頭,持續問道:

“本王要的――是民氣!”

木朵那與都昆二人聽到這個名字,都稍稍回想了一會兒,這才俄然反應過來,這不恰是漢朝當明天子的名字?!

“以是,本王纔要留著金蒲城的漢軍殘部這枚首要的棋子,在西域諸國的民氣上做一番文章。”

“哼!充甚麼豪傑?彆人或許不曉得,可竇某卻再清楚不過你到底是個甚麼貨品了!你該不會忘了,當初在蒲類海四周,我們第一次相遇時的景象吧......?”

“多謝竇主簿一番美意,然範羌情意已決,不想叛國投敵,唯求一死罷了。”

“他孃的,早在匈奴人悄悄進入車師國時,竇某就說過,不該該派兵去救濟。我們的兵力本就未幾,若在田野遭碰到匈奴人,我們十有八九要虧損。可他耿恭非要派兵去救濟車師國,成果如何樣?還不是白白折了咱一半的精銳人馬?!而後我又建議,趁著匈奴雄師尚未圍城之際,當即突圍去柳中城,和關寵校尉合兵一處,以做悠長之計。可他耿恭卻又非要守城。這不是螳臂當車嗎?是,最後城是幸運守住了,可我們還剩了多少人?就算守得住一時,還能撐到千裡以外的朝廷救兵?!現在,對你來講是個機遇,到時我們再一起去勸城裡的其他弟兄,匈奴人隻想要耿恭一人的性命,犯不著讓弟兄們都給他陪葬!”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