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智所寂靜,統統無痛恨,女人中最上,宜應事太子。’
愛樂於佛不?了知菩薩不?眾僧功德海,汝能恭敬不?
此女所住處,常有天音樂;不該下劣人,而當如是偶。
毛孔出妙香,芬馨最非常;眾生若聞者,悉住於淨戒。
一念能悉知,彼諸泛博行,無量處所便,及以諸願海。
彼佛涅槃後,有王名智山,統領閻浮提,統統無冤敵。
於彼一劫中,六十億如來,最後佛世尊,名為泛博解。
我見諸刹海,不成說天下;及見此中佛,說法化眾生。
答言:“善男人,我入此擺脫,知此娑婆天下佛刹微塵數劫,統統眾生於諸趣中,死此生彼,作善作歹,受諸果報,有求出離、不求出離,正定、邪定及以不定,有煩惱善根,無煩惱善根,具足善根,不具足善根,不善根所攝善根,善根所攝不善根;如是所集善、不善法,我皆知見。又彼劫中統統諸佛名號、次第,我悉了知。彼佛世尊從初發心,及以便利求統統智,出世統統諸大願海,扶養諸佛,修菩薩行,成等正覺,轉妙法輪,現大神通,化度眾生,我悉了知。亦知彼佛眾會不同,其眾會中有諸眾生依聲聞乘而得出離,其聲聞眾疇昔修習統統善根,及其所得各種聰明,我悉了知。有諸眾生依獨覺乘而得出離,其諸獨覺統統善根、所得菩提、寂滅擺脫、神通竄改、成熟眾生、入於涅槃,我悉了知。亦知彼佛諸菩薩眾,其諸菩薩從初發心,修習善根,出世無量諸大願行,成績滿足諸波羅蜜各種寂靜菩薩之道,以安閒力,入菩薩地,住菩薩地,觀菩薩地,淨菩薩地,菩薩地相、菩薩地智、菩薩攝智、菩薩教養眾生智、菩薩建立智、菩薩泛博行境地、菩薩神通行、菩薩三昧海、菩薩便利,菩薩於念念中所入三昧海、所得統統智光亮、所獲統統智電光雲、所得實相忍、所通達統統智、所住刹海、所入法海、所知眾生海、所住便利、所發誓願、所現神通,我悉了知。
汝不盜他物,汝不有害心,汝不作邪淫,汝依何語住?
男女所愛物,統統我皆舍;汝能順我心,我當作汝意。’
汝見諸眾生,倒置惑所覆,而興大悲意,求證無師道。
爾時夜分儘,日光初呈現,其蓮正開剖,放大清淨光。
不嫉亦不慳,無貪亦無恚,質直性柔嫩,離諸粗暴惡。
比方火警起,統統無能滅;汝修菩提行,精進火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