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見來乞者,或生吝嗇心;我心常樂施,汝勿違於我。
見他得榮樂,能生歡樂不?他來逼迫汝,汝無瞋惱不?
“‘此女極度方,功德寂靜身;昔願奉太子,今意已滿足。
婦人之所能,此女統統知,而無女人過,願垂速納受!
汝見諸眾生,倒置惑所覆,而興大悲意,求證無師道。
我不求大富,不貪五欲樂,但為共行法,願以仁為主!
我見諸刹海,不成說天下;及見此中佛,說法化眾生。
非長亦非短,非粗亦非細,各種悉端嚴,願垂見納受!
乃至截手足,汝勿嫌乞者;汝今聞我語,應可諦思惟。
汝能知法不?能淨眾生不?為住於法中,為住於不法?
十方垢穢刹,我當悉嚴淨;統統惡道難,我適時永出。
“爾時,太子受父王教,與十千采女詣香牙園遊觀戲樂。太子是時,乘妙寶車,其車具有各種嚴飾,置大摩尼師子之座而坐其上;五百采女各執寶繩牽馭而行,進止有度,不遲不速;百千萬人持諸寶蓋,百千萬人持諸寶幢,百千萬人持諸寶幡,百千萬人作諸妓樂,百千萬人燒諸名香,百千萬人散諸妙華,前後環繞而為翊從。門路平允,無有高低,眾寶雜華漫衍其上;寶樹行列,寶網彌覆,各種樓閣延袤其間。其樓閣中,或有積聚各種珍寶,或有擺設諸寂靜具,或有供設各種飲食,或有懸布各種衣服,或有備擬諸資生物,或複安設端方女人,及以無量僮仆侍從;隨有所須,悉皆施與。
菩薩修行此便利,隨眾生心而現身,普於統統諸趣中,化度無量諸含識。
“‘太子汝應聽,我今說此女,初生及生長,統統諸人緣。
同遊八百女,端方奪民氣,被服皆嚴麗,歌頌悉殊美。
我今見太子,具諸功德相,其心大欣慶,諸根鹹悅樂。
“佛子,於汝意雲何?彼時太子得輪王位扶養佛者,豈異人乎?今釋迦牟尼佛是也。財主王者,寶華佛是。其寶華佛,現在東方過天下海微塵數佛刹有天下海,名現法界虛空影象雲,中有天下種,名普現三世影摩尼王,彼天下種中有天下,名美滿光,中有道場,名現統統世主身,寶華如來於此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成說佛刹微塵數諸菩薩眾前後環繞而為說法。寶華如來往昔修行菩薩道時,淨此天下海;其天下海中去、來、今佛出興世者,皆是寶華如來為菩薩時教養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時女母善現者,今我母善目是。其王家屬,今如來所眾會是也,皆具修行普賢諸行成滿大願,雖恒在此眾會道場而能普現統統人間,住諸菩薩劃一三昧,常得現見統統諸佛,統統如來以等虛空妙音聲雲演正法輪悉能聽受,於統統法悉得安閒,稱呼普聞諸佛國土,普詣統統道場之所,普現統統眾生之前,隨其所應教養調伏,儘將來劫修菩薩道恒無間斷,成滿普賢泛博誓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