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38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四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隨順無明起諸有,若不隨順諸有斷,此有彼有無亦然,十種思惟心離著。

若住第八智地中,爾乃逾於表情地,如梵觀世超人位,如蓮處水無染著。

“佛子,菩薩住此第七地,以深淨心,成績身業,成績語業,成績意業。統統統統不善業道──如來所訶,皆已舍離;統統善業──如來所讚,常善修行。人間統統經籍、技術,如五地中說,皆自但是行,不假服從。此菩薩於三千大千天下中為大明師,唯除如來及八地已上其他菩薩,深心妙行無與等者,諸禪三昧、三摩缽底、神通擺脫皆得現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報得成績。此地菩薩於念念中具足修習便利智力及統統菩提分法,轉勝美滿。

初地攀登功德滿,二地離垢三諍息,四地入道五順行,第六無生智光照,

菩薩修成七住道,超越統統二乘行,初地願成此由智,比方王子力具足。

甚深奧妙難見知,聲聞獨覺無能了,如是菩薩第六地,我為佛子已宣說。”

“佛子,此中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者,由無明乃至生為緣,令行乃至老死不竭,助成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者,由無明乃至生不為緣,令諸行乃至老死斷滅,不助成故。佛子,此中無明、愛、取不竭是煩惱道,行、有不竭是業道,餘分不竭是苦道;前後際彆離滅三道斷,如是三道離我、我所,但有生滅,如同束蘆。複次,無明緣行者,是觀疇昔;識乃至受,是觀現在;愛乃至有,是觀將來。因現在後,展轉相續。無明滅行滅者,是觀待斷。複次,十二有支名為三苦,此中無明、行乃至六處是行苦,觸、受是苦苦,餘是壞苦;無明滅行滅者,是三苦斷。複次,無明緣行者,無明人緣能生諸行;無明滅行滅者,以無無明,諸行亦無,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生捆紮;無明滅行滅者,是滅捆紮。餘亦如是。又無明緣行者,是隨順無統統觀;無明滅行滅者,是隨順儘滅觀。餘亦如是。

“佛子,是名略說菩薩摩訶薩第七遠行地。菩薩住此地,多作安閒天王,善為眾生說證智法,令其證入。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如是統統諸所功課,皆不離唸佛,乃至不離念具足統統種、統統智智。複作是念:‘我當於統統眾生中為首、為勝,乃至為統統智智依止者。’此菩薩若發勤精進,於一念頃,得百千億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現百千億那由他菩薩覺得家屬;若以菩薩殊勝願力安閒示現,過於此數,乃至百千億那由他劫不能數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