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36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統統人天扶養者,願為演說第三地,與法呼應諸智業,如其境地希具闡!

“清淨安住明盛心,厭離無貪有害心,堅毅英勇泛博心,智者以此入三地。

國城財貝諸珍寶,老婆家屬及王位,菩薩為法起敬心,如是統統皆能捨。

凡愚邪智不正解,常懷仇恨多諍訟,貪求境地無足期,我應令彼除三毒。

借使火滿三千界,身從梵世而投入,為求法故不難堪,況複人間諸小苦!

“佛子,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闊彆統統殺生,不畜刀杖,不抱恨恨,有慚有愧,仁恕具足,於統統眾生有命之者,常生好處慈念之心;是菩薩尚不噁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殛斃?性不盜竊,菩薩於自資財,常知止足,於他慈恕,不欲侵損;若物屬他,起他物想,終不於此而生盜心,乃至草葉不與不取,何況其他資生之具?性不邪淫,菩薩於自妻滿足,不求他妻,於他妻妾、他所護女、親族媒定及為法所護,尚不生於貪染之心,何況處置?況於非道?性不妄言,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偶然欲作,何況故犯?性不兩舌,菩薩於諸眾生無誹謗心、無惱害心,不將此語為破彼故而向彼說,不將彼語為破此故而向此說,未破者不令破,已破者不增加,不喜誹謗,不樂誹謗,不作誹謗語,不說誹謗語,若實、若不實。性不惡口,所謂:毒害語、粗暴語、苦他語、令他瞋恨語、現前語、不現前語、鄙惡語、庸賤語、不成樂聞語、聞者不悅語、瞋忿語、如火燒心語、怨結語、熱惱語、不成愛語、不成樂語、能壞本身他身語,如是等語皆悉舍離,常作津潤語、柔嫩語、悅意語、可樂聞語、聞者高興語、善入民氣語、風雅典則語、多人愛樂語、多人悅樂語、身心踴悅語。性不綺語,菩薩常樂思審語、時語、實語、義語、法語、順事理語、巧調伏語、隨時籌量決定語,是菩薩乃至戲笑尚恒思審,何況故出狼藉之言?性不貪慾,菩薩於他財物、他所資用,不生貪婪,不肯不求。性離瞋恚,菩薩於統統眾生恒起慈心、好處心、哀湣心、歡樂心、和潤心、攝受心,永舍瞋恨、怨害、熱惱,常思順行,仁慈祐益。又離邪見,菩薩住於正道,不可占卜,不取惡戒,心見樸重,無誑無諂,於佛、法、僧起決定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