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入初地,即超五怖畏,不活死惡名,惡趣眾威德。
比方大商主,為利諸商眾。問曉得險易,安隱至大城。
諸地妙義趣,此眾皆欲聞,其心無膽小,願為彆離說!
“上妙無垢智,無邊彆離辯,宣暢深美言,第一義呼應。
多喜多愛樂,亦複多淨信,極大英勇心,及以慶躍心,
“何故淨覺人,念智功德具,說諸上妙地,有力不解釋?
如彼無儘期,我願亦複然。如是發大願,心柔嫩調順。
恒起大願心,願見於諸佛,護持諸佛法,攝取大仙道。
定戒集正心,離我慢邪見,此眾無疑念,惟願聞善說!
爾時,擺脫月菩薩重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願承佛神力彆離說此不思議法,此人當得如來護念而生信受。何故故?說十地時,統統菩薩法應如是,得佛護念。得護念故,於此智地能生英勇。何故故?此是菩薩最後所行,成績統統諸佛法故。比方書字、數說,統統皆以字母為本、字母究竟,無有少分離字母者。佛子,統統佛法皆以十地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績,得統統智。是故,佛子,願為演說!此人必為如來所護,令其信受。”
爾時,擺脫月菩薩聞是說已,白金剛藏菩薩言:“佛子,今此眾會皆悉已集,善淨深心,善潔思念,善修諸行,善集助道,善能靠近百千億佛,成績無量功德善根,舍離癡惑,無有垢染,深心信解,於佛法中不隨他教。善哉!佛子,當承佛神力而為演說,此諸菩薩於如是等甚深之處皆能證知。”
寂滅佛所行,言說莫能及;地行亦如是,難說難可受。
“佛無等等如虛空,十力無量勝功德,人間最勝世中上,釋師子法加於彼。
微細難可見,離念超心腸,出世佛境地,聞者悉利誘。
“佛子,菩薩以此慈、悲、大施心,為欲救護統統眾生,轉更推求世、出人間諸好辦事無疲厭故,即得成績無疲厭心。得無疲厭心已,於統統經論心無膽小;無膽小故,即得成績統統經論智。獲是智已,善能籌量應作、不該作,於上、中、下統統眾生,隨應、隨力、隨其所習,如是而行,是故菩薩得成世智。成世智已,知時知量,以忸捏寂靜勤修自利、利他之道,是故成績忸捏寂靜,於此行中勤修出離,不退不轉,成堅毅力。得堅毅力已,勤供諸佛,於佛教法能如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