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_第19章 明法品第十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菩薩為他演說法,不捨本身諸度行,波羅蜜道既已成,常於有海濟群生。

“佛子,菩薩具足如是聰明,令三寶種永不竭絕。以是者何?菩薩摩訶薩教諸眾生髮菩提心,是故能令佛種不竭;常為眾生開闡法藏,是故能令法種不竭;善持教法,無所乖違,是故能令僧種不竭。複次,悉能獎飾統統大願,是故能令佛種不竭;彆離演說人緣之門,是故能令法種不竭;常勤修習六和敬法,是故能令僧種不竭。複次,於眾生田中下佛種子,是故能令佛種不竭;護持正法,不吝身命,是故能令法種不竭;統理大眾,無有倦怠,是故能令僧種不竭。複次,於去、來、今佛所說之法、所製之戒,皆悉奉持,心不捨離,是故能令佛、法、僧種永不竭絕。菩薩如是紹隆三寶,統統所行無有不對,隨有所作,皆以迴向統統智門,是故三業皆無缺點。無缺點故,所作眾善,所行諸行,教養眾生,隨應說法,乃至一念,無有錯謬,皆與便利聰明呼應,悉以向於統統智智,無空過者。

“菩薩如是修習善法,念念具足十種寂靜。何者為十?所謂:身寂靜,隨諸眾生所應調伏而為示現故;語寂靜,斷統統疑,皆令歡樂故;心寂靜,於一念中入諸三昧故;佛刹寂靜,統統清淨,離諸煩惱故;光亮寂靜,放無邊光普照眾生故;眾會寂靜,普攝眾會,皆令歡樂故;神通寂靜,隨眾生心,安閒示現故;正教寂靜,能攝統統聰明人故;涅槃地寂靜,於一處成道,周遍十方悉無餘故;巧說寂靜,到處、隨時、隨其根器為說法故。菩薩成績如是寂靜,於念念中,身、語、意業皆無空過,悉以迴向統統智門。如有眾生見此菩薩,當知亦複無空過者,以必當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若聞名,若扶養,若同住,若憶念,若隨削髮,若聞說法,若隨喜善根,若遙生崇敬,乃至稱揚、讚歎名字,皆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子,比方有藥,名為善見,眾生見者,眾毒悉除;菩薩如是成績此法,眾生若見,諸煩惱毒皆得除滅,善法增加。

“佛子,複有十法,能令統統諸佛歡樂。何者為十?所謂:安住不放逸;安住無生忍;安住大慈;安住大悲;安住滿足諸波羅蜜;安住諸行;安住大願;安住巧便利;安住英勇力;安住聰明,觀統統法皆無所住,如同虛空。佛子,若諸菩薩住此十法,能令統統諸佛歡樂。

如是而修獲妙法,既得法已施群生,隨其心樂及根性,悉順其宜為開演。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