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教億眾成緣覺,獲無諍行奧妙道,以彼而校菩提心,算數比方無能及。
美食珍座經行處,各種宮殿悉嚴好,毗盧遮那妙寶珠,快意摩尼發燦爛。
無量大願難思議,願令眾生悉清淨,空無相願無依處,以願力故皆較著。
入深禪定恒思惟,泛博聰明共呼應,此是菩薩最勝地,出世統統普賢道。
諸趣不同想無量,業果及心亦非一,乃至根性各種殊,一發大心悉明見。
“佛子,複置此喻。借使有人,於一念頃,能知東方無數天下統統眾生各種不同心。廣說乃至,此十方天下統統眾生各種不同心,可知邊沿;菩薩初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功德善根,無有能得知其際者。何故故?佛子,菩薩不齊限,但為知爾所眾生心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悉知儘法界、虛空界無邊眾生各種心,乃至欲儘知統統心網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菩薩發心功德量,億劫稱揚不成儘,以出統統諸如來,獨覺聲聞安樂故。
或現始修殊勝行,或現初生及削髮,或現樹下成菩提,或為眾生示涅槃。
一微塵中無量刹,無量諸佛及佛子,諸刹各彆無混亂,如一統統悉明見。
無量無數諸三昧,菩薩一念皆能入,於中想智及所緣,悉善了知得安閒。
一身示現無量身,統統天下悉周遍,其心清淨無彆離,一念難思力如是。
發心能離業煩惱,扶養統統諸如來,業惑既離相續斷,普於三世得擺脫。
十方國土諸眾生,皆悉施安無量劫,勸持五戒及十善,四禪四等諸定處,
統統人間各種性,各種所行住三有,利根及與中下根,如是統統鹹察看。
於諸人間不彆離,於統統法無妄圖,雖觀諸法而不取,恒救眾生無所度。
善知眾生無生想,善知言語無語想,於諸天下心無礙,悉善了知無所著。
普發無邊功德願,悉與統統眾生樂,儘將來際依願行,常勤修習度眾生。
於毛孔中見佛刹,複見統統諸眾生,三世六趣各分歧,日夜月時有縛解。
菩薩具足妙智光,善了人緣無有疑,統統利誘皆除斷,如是而遊於法界。
知說話法皆寂滅,但入真如絕異解,諸佛境地悉順觀,達於三世心無礙。
十方天下不成說,一念周行無不儘,好處眾生扶養佛,於諸佛所問深義。
福智無量皆具足,眾生根欲悉了知,及諸業行無不見,如其所樂為說法。
是時,十方各過十佛刹微塵數天下外,有萬佛刹微塵數佛,同名法慧,各現其身,在法慧菩薩前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法慧,汝於今者,能說此法;我等十方各萬佛刹微塵數佛,亦說是法;統統諸佛,悉如是說。汝說此法時,有萬佛刹微塵數菩薩發菩提心。我等今者,悉授其記,於當來世過千不成說無邊劫,同一劫中而得作佛,出興於世,皆號清淨心如來,所住天下各各不同。我等悉當護持此法,令未來世統統菩薩,未曾聞者皆悉得聞。如此娑婆天下四天下須彌頂上說如是法,令諸眾生聞已受化;如是十方百千億那由他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成數、不成稱、不成思、不成量、不成說,儘法界、虛空界,諸天下中亦說此法教養眾生。其說法者,同名法慧;悉以佛神力故,世尊本願力故,為欲顯現佛法故,為以智光普照故,為欲開闡實義故,為令證得法性故,為令眾會悉歡樂故,為欲開示佛法因故,為得統統佛劃一故,為了法界無有二故,說如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