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第21章 九鼎斜陽:從三晉封侯到赧王投降的周室末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顯王扁即位時,秦國已經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商鞅的變法下蒸蒸日上。五年,秦獻公派人到雒邑,遞上國書:“寡人稱伯了。” 顯王看著使者帶來的禮品 —— 半車秦椒和幾匹粗糙的麻布,手指捏緊了玉笏。遵循周禮,稱伯需天子冊封,可現在秦國直接通報,底子冇把王室放在眼裡。他咬了咬牙,對身邊的侍臣說:“去籌辦玉珪,寡人要派使者賀秦伯。” 侍臣麵露難色:“國庫的玉珪隻剩半塊了……” 顯王閉上眼睛:“磨一磨,刻上‘伯’字就行。” 九年,秦孝公派商鞅來求祭肉,那是祭奠文王武王的胙肉,意味著天子對諸侯的承認。顯王讓庖人從祭案上掰下一小塊,用破布包著交給商鞅,看著商鞅不屑的眼神,俄然想起當年武王分封時,諸侯們捧著胙肉跪地謝恩的場景,現在卻成了笑話。

威烈王臨終前,抓著兒子安王驕的手,氣味微小:“記著,韓趙魏是家臣篡位,我們冊封是不得已……” 話冇說完就嚥了氣,眼角還掛著一滴渾濁的淚。安王即位時,楚國傳來動靜:楚聲王被強盜刺殺了。安王看著奏報,苦笑著對身邊的老臣說:“諸侯爭霸殺紅了眼,連國君都保不住,我們反倒成了最安然的處所。” 這話聽起來像自嘲,卻藏著說不出的酸楚 —— 此時的周王室,領地隻剩雒邑周邊百裡,軍隊湊不滿千人,連給諸侯科罪的勇氣都冇了,隻能看著齊楚秦晉在中原大打脫手,本身縮在陳舊的王宮裡,像個被拔掉牙齒的老虎,空有天子名號。

秦借道兩週之間伐韓,周君急得團團轉:借道怕韓國抨擊,不借怕秦國攻打。史厭獻計:“您派人對韓國說,‘秦敢借道伐韓,是因為信賴東周,您不如給周地、派質子去楚,秦必思疑周親楚,就不會伐韓了’。再派人對秦國說,‘韓國強送地給周,是想讓周思疑秦,周不敢不受’。如許兩邊都不獲咎,還能得地。” 周君依計而行,公然兩邊都亂來疇昔。赧王看著史厭的戰略,苦笑道:“當年周公製禮作樂,現在王室的儲存之道,端賴耍心眼、玩策畫,真是諷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