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第17章 立規矩的周朝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周成王即位的時候,小臉紅撲撲的還在繈褓裡啃手指,周朝的江山就像剛出鍋的熱湯,咕嘟咕嘟冒著熱氣卻冇人敢端穩。周公旦作為武王的親弟弟,此時正像個操心的管家,每天抱著成王聽政,左邊放著奶瓶,右邊堆著竹簡,時不時還要對付諸侯的朝拜。管叔鮮在封地管國望著東方的雲憂愁,指甲把木幾都掐出了印子:“武王剛走,老四就抱著侄子攝政,這和篡權有啥辨彆?當年伐紂時我也扛過戈,現在卻被趕到這窮鄉僻壤!” 蔡叔度在蔡國喝著發酸的米酒,擁戴道:“可不是,你看他把兒子伯禽封到魯國,那但是當年商奄的核心腸盤,清楚是給本身留後路!” 兩人越說越氣,剛好商紂王的兒子武庚正藉著祭奠之名聯絡舊部,三方一拍即合,武庚拍著胸脯說:“殷民懷舊,隻要你們帶頭,不愁冇人呼應。”

穆王西征時,在崑崙遇見西王母,兩人在瑤池邊聊起治國。西王母指著星空說:“你們周人總說‘天命’,可我看天命就是百姓的笑容。當年紂王說天命在商,成果百姓盼著武王來;現在你說天命在周,可百姓盼著彆兵戈。” 穆王沉默好久,歸去後把 “保民” 二字刻在青銅鼎上,放在宗廟裡。厥後的天子繼位時,都要對著鼎發誓:“寧要百姓罵我懶,不要百姓哭斷腸。”

成王親政那年,在洛邑停止祭天典禮,俄然有鳳凰落在九鼎上。召公悄悄對周公說:“這是吉祥,該讓成王宣佈製禮作樂了。” 因而,周公耗時七年的《周禮》終究麵世,從祭奠用多少鼎到百姓婚喪禮節都寫得明顯白白。有次成王插手士大夫的婚禮,瞥見新郎新娘行三揖三讓禮,忍不住笑出聲:“如果孤當年結婚,也這麼費事?” 周公道色道:“禮者,六合之序也,當年武王克殷,靠的不但是武力,更是讓天下曉得何為君臣父子。”

安定三監之亂後,周公在殷地推行 “摻沙政策”:把殷遺民分紅八塊,遷到衛國、魯國等地,每個聚居區派周人 “教誨員”。微子開被封到宋國時,捧著祭器哭道:“殷人祭奠不能斷啊。” 周公拍拍他肩膀:“祭天用周禮,祭祖隨商俗,隻要百姓安居樂業,先王在天也欣喜。” 轉頭又對康叔說:“殷人愛喝酒誤事,你到衛國先禁酒,抓到聚眾酗酒的,罰他們給周軍縫鎧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