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部落打架到王朝爭霸的千年逆襲_第105章 權力絞肉機裡的東漢末路:從順帝複位到質帝遇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永和三年的金城郡,大地像被敲碎的陶碗,接連三次地動讓隴山裂開丈許寬的口兒,黑水混著泥沙湧出,將屯田兵的營房衝成廢墟。護羌校尉馬賢站在坍塌的烽燧旁,鎧甲上的 "漢" 字漆紋已班駁,手裡攥著順帝客歲的密旨:"羌亂如疥癬,硬剿不如軟撫。" 可麵前的軍報寫著 "且凍羌破隴關,殺長吏十三人,劫糧萬斛",副將的斷指還泡在裝軍情的木匣裡,他不得不握緊劍柄,對身邊的司馬說:"籌辦火把,今晚劫營。"

" 順帝順,質帝聰,放肆將軍坐朝堂;

最讓梁冀頭疼的是張綱招降張嬰。這位廣陵太守單槍匹馬入賊營,瞥見張嬰抱著戰死的兒子痛哭,竟也墮淚道:"太守有罪,未能除暴安良,百姓何辜?" 張嬰率數萬人投降,梁冀卻將功績據為己有,封張綱為光祿大夫,卻在他身後,拆了招降的牌坊,持續在廣陵橫征暴斂 —— 在權臣眼裡,百姓的死活,永久不如本身的權位首要。

兩歲的劉炳被抱上龍椅時,正在啃咬乳母的衣角。玉璽比他的腦袋還大,隻能由梁冀捧著,接管百官朝拜。洛陽百姓看著宮門前的立太子聖旨,苦笑道:"上回是十一歲即位,這回是兩歲,東漢的龍椅,成了繈褓托兒所了。" 更怪誕的是葬禮,劉保遺詔 "斂以故服,珠玉不下",但梁冀卻在憲陵裡埋下半座國庫的珍寶,還拆了未央宮的銅梁充作墓飾,守陵官抗議,竟被誣 "謾罵先帝",滿門抄斬。

梁太後的應對隻要一招:大赦天下。但百姓發明,大赦令下後,贓官貪吏反而更猖獗 —— 南陽太守韓昭在大赦前突擊征稅,竟說 "赦後難收";廬江郡丞羊珍背叛,被赦免後變本加厲,攻打郡府時喊著 "梁太後赦我,誰敢定罪"。太門生王符在《潛夫論》裡痛批:"大赦如放水,不塞泉源,終成洪災。" 這句話傳到梁冀耳朵裡,王符的住處很快被放火,所幸他提早躲進了太學藏書閣。

閏月的玉堂前殿,劉纘剛喝完藥就感覺腹痛,小臉漲得通紅,手指摳進龍椅的雕花。梁冀遞來的蜜水帶著淡淡苦味,他俄然想起乳母曾說 "毒酒入口,腸如刀絞",想喊拯救,卻瞥見梁冀的靴子碾過本身掉落的玉佩 —— 那是順帝留給他的獨一信物。臨終前最後一眼,他瞥見殿角的李固在哭,而梁冀正用玉帶擦拭毒酒杯沿。

劉纘的聰明反成了催命符。他發明本身的炊事裡總有蜂蜜,便問侍讀李固:"為何每日蝕蜜?" 李固剛要開口,就被梁冀的侍衛拖走。厥後他才曉得,李固因暗裡教他《漢書?霍光傳》,被梁冀貶為荊州刺史。最心寒的是太仆袁湯,竟親身為梁冀的毒酒背書:"天子偶感風寒,大將軍憂國如焚,特進獻良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