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事本才值幾個錢,賣一百本也不如我修一台VCD賺的多。你們倆做吧,做好了留兩本給慧慧。”
有了經曆以後,接下來就諳練了很多,到下午5點多的時候,兩人一共做了八本出來,杜秋給每一本都題上了諸如“明月直入,偶然可猜”“唯有愛與芳華不成孤負”之類的古詩或者小清爽短句,蘇文秀正值少女心爆棚的雙十韶華,每一本都愛不釋手,翻來覆去的挑了半天,最後留下了第一本,杜秋拿了兩本出來丟給蘇文海,然後指了指剩下的五本,說道:“蘇教員,你在社科人文圖書室上班,那邊的讀者應當比較喜好這類記事本,你等會帶疇昔賣嚐嚐,看有冇有市場。”
“不能。”
“這主張不錯,我看行。”蘇文海在前麵幫腔道:“小妹,你歸正在家無聊的很,不如找點事做,50塊錢哥幫你出。”
“我問過了,他說是從歐洲一個小公司訂購的,阿誰公司現在已經關門停業了。”杜秋一邊對付,一邊對比著本身的記事本察看,揣摩了半響以後問道:“海哥,你知不曉得甚麼墨水能夠在這類紙上麵寫字?”
“哥們,這裡能不能上彀?就是阿誰Internet網。”
這妹子挺靈敏的嘛……
“光陰,濃淡適宜,民氣,遠近相安。”蘇文秀輕聲念出他寫的詞語,側著頭咀嚼了一會以後說道:“挺好的,如果字很標緻的話,我會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