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腦海中還多的是後代的故事,如果拿到當代改編以後,估計會成為很多流派的開山祖師了!
幸虧陳景行都五六十歲的人了,當店主當了這麼久時候,又有充足的動力想搞清楚一個更輕易查賬的記賬體例,他就在儘力的聽著。碰到不懂了頓時就問。
而陳景行這邊,則是淺笑著對李文貴說道:“上個月的利潤是兩百二十五兩三錢六分六厘,遵循我們事前商定的七三分紅,你應當分得的錢該是一百五十七兩七錢五分六厘二毫。預付一套宅子是五十三兩,彆的每天五十文,一共支取了一兩一錢五分,這一減的話,那便是一百零三兩六錢五厘二毫,賢侄算算可對?”
李文貴在這個過程中,天然也是看向這個箱子的。當他看到箱子一翻開的時候,發明內裡滿是銀子,大小不一,有銀元寶,也有碎銀。
邊上的錢掌櫃聽了,一樣愣了下,老祖宗傳下來的記賬體例,一向是如許的,還能如何改?
李文貴聽了,先拿起那五十兩重的銀元寶,沉甸甸的,手感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