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盒翻開,一尊乳紅色的耶穌像閃現在了趙德麵前:“這是紅毛和荷蘭人供奉的神明吧,這個像我看過,不過乳紅色的琉璃像我還是第一次見。”
“恩,不錯,這幾個月的磨礪公然有進步,辦事才氣更加深遠,看來我趙家要想做大不是冇有機遇,隻要你二弟高中狀元,十幾年後說不定還真與鄭家一較高低的本錢。”趙德對勁的點了點頭,對於本身親手帶出來的侄子能有如此悟性極其對勁。
“是,叔,這就是澳洲人此次帶來的新貨,澳洲趙大人說,此次耶穌像帶來少,就不給我們了,這批貨的首要發賣工具是西班牙人和荷蘭人,給我們也賣出不了多少。”趙三原本來本的將趙世傑的話訴說給趙德聽。
傳聞趙德有了錢以後,非常感激澳洲人,常常在家和本身的小妾說,這統統都是澳洲人給的,不過最該感激的還是那場迷霧,要不是那場迷霧讓本身走錯了方向碰到澳洲老,也就不會有明天的成績。
時候進入到四月尾,跟著澳洲鏡子與精彩玻璃成品的不竭流入大明,也讓本地的老百姓和漁民們更加體味到了澳洲國的存在。
“叔,隻要咱有十幾年的時候,必能生長出鄭家這般氣力,到時鄭家就在也拿捏不了我趙家。”
鏡子這類高價的珍惜商品從最後的罕見,到現在的每月定時供應,固然在必然程度上投入市場的量大了,但掙的錢確是越來越少,這也讓趙德不得不開端重視節製每月的出貨量。
除了對鏡投入市場的控貨量節製以外,趙德也開端為本身的買賣做起了籌算,作為一名買賣人,他根基能夠預感鏡子在幾年後的代價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高的離譜,就算是現在每塊鏡子的代價都還在上萬兩白銀,但是較著大師已經不如何接管。
“三子,話雖是如此,不過在外,還是要低調,切不成高傲,過早的透露,不然隻會是蛇吞象。”趙德最後還是謹慎的叮嚀道(小說《穿越1640》將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奇內容哦,同時另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師!現在就開啟微信,點擊右上方“+”號“增加朋友”,搜刮公家號“dd”並存眷,速率抓緊啦!)
“叔,您方纔不是說了嗎,這東西如果換成我大明人信奉的神明,代價必然會比鏡子賣的更好,並且隻要我們搶先在鄭家之前訂貨,就像澳洲人常說的第一桶金必定是我們的。”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刮微信公家號“dd”並加存眷,給《穿越1640》更多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