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古代當名士_10|請假一天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這破題不算多麼精美,卻勝在破得快而穩,思路非常老練。當年不像個小童,現在這文章也不像個未及冠的少年,起碼也是個寫了數十年文章的老儒了。

方提學冇想到他做截搭題都能這麼快,仿若不必思考、信手拈來普通,胸中驀地生出一片愛才之心、考校之興,順手又考了一句“不亦悅乎—有朋”。

方提學看著他落下最後一個字,漸漸將那句破題唸了幾遍,感慨道:“聖賢未言而六合渾然如太極,及其立言,則造化生焉,典章出焉,禮節立焉,王政備焉,百姓教焉……破得有廊廟氣象。若你前麵原題、起講、入題、八比、大結也能做得這麼好,這文章便不怕拿到方家麵前了。”

宋時不由想起評劇《花為媒》裡一句“聖道不存,此乃天之慾喪我斯文也”,不過提學麵前不是開打趣的處所,他老誠懇實地低下頭,改成了“賢人未言之先,渾然一太極也”。

高雅一點,按程子注改一改,“夫雅言而曰皆,則詩書禮以外,賢人固不言也。彼葉公者,又何故書哉?”

方提學的頭微微往下一點,忽又收住,暴露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何必看舊文。你當初在京考秀才,隻差一道院試冇過,本日我又是來汀州府吊考童生的,你何不也了局一試,讓我看看你場中的真正水準?”

“若非他認得你,曉得你是個才留頭的孺子,恐怕就把你的卷子當作哪個飽學墨客的卷子取中了。”他淡淡一笑,看向宋時,問道:“你這些年冇再回籍測驗?如何捐了監生?傳聞桓兄要招你為婿,莫非你是籌算結婚後就在京裡坐幾年監再考鄉試?”

方提學叫他提示了一下,倒想起宋時來了,細心看了他一陣,問道:“你就是宋時?你但是故河南道都察禦史桓兄濟世公的弟子?”

宋時感激地看了他一眼,謝道:“都是我家的事扳連了四位大人。此事我自有應對,歸去以後再置酒向各位報歉。”

上過中學的朋友都曉得這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原題深印在腦海裡,都不必像剛纔那句一樣先憶原文,略一回想朱子註釋,便提筆寫下破題——“說以學而深,便可決其朋之有也”。

宋時老誠懇實在一旁裝鵪鶉,內心給徐教諭點了三十二個讚,決定歸去就把宴席規格晉升到三十二道菜。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