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朱允熥橫空出世,使藍玉案化於無形,又讓老爺子曉得,他大孫能鎮得住這些大臣們,隻怕老爺子的屠刀,還會持續揮動。
謹身殿中,在十二監寺人的簇擁下,兩人換了朝服。隨後奉天殿中,禦座緩緩升帳,暴露嚴肅的龍椅。老爺子和朱允熥,在大漢將軍的甩鞭聲中,緩緩落座。
文臣第三排,應天府府丞蔡英頓時出列,跪地奏道,“啟稟陛下,太孫殿下。昨日傍晚,城外弓馬巡檢報,有常熟鄉民陳壽等人,捆綁本地縣吏,欲進京告狀,訴其殘民之罪。”
“昨夜,咱傳聞又有人進京告禦狀。此次,還是直接抓了禍害百姓的官來!”老爺子的聲音降落,讓人後背發涼,“整日裡,你們就跟咱報喜不報憂,覺得天下承平,百姓安居樂業。咋樣,露餡了吧?”
“皇爺爺,您過目!”朱允熥接過,對老爺子說道。
老爺子的聲音在殿中迴盪,群臣們的頭更低了。
“是!”朱允熥躬身,翻開卷宗唸叨,“小民陳壽,奶名陳六。常熟陳家村人,愛好槍棒,略有勇力,家有田二十八畝,牛兩端,為村巡防弓手!”
“大孫,你咋看?”老爺子微微一笑,問道。
車廂裡,老爺子較著愣了一下。
對此,老爺子的答覆非常直接,“大誥有言,民告官若不失實,家中三代斬首。爾等覺得,哪個刁民,會刁到不顧本身百口用飯的腦袋,也要誣告?”
嘿嘿,嘿嘿!
天下冇有萬年的天子,卻有萬年的官兒。百姓一時威風,但卻留下了無儘的禍害。須知今後,利用權力的百姓,一旦行差踏錯,那就是萬劫不複。哪怕即便是可辦可不辦的事,當官的都能讓百姓家破人亡。
當初,大誥製定之始,便有大臣上書。
看張璐教員講解太可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