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年羹堯之子_第十三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年諍垂首伺立一旁,神情恭敬,俄然正堂西側視窗的燭光微微跳動,白鬚老者走了出來,“二少爺請!”年富點頭,安閒的走進房間。一如設想當中的貧寒,一盞油燈,一冊黃卷,一名老者盤腿坐於席榻之上,見年富走了出去,老者並冇有昂首,悄悄翻開一頁,靠近燭火幽光下聚精會神的看著,常常碰到出色絕倫之處,撫須長歎,滿麵欣然之色。老者不歡迎,年富溫馨的坐到一側的椅子上,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卷書悄悄的看了起來。

一起無話,坐上馬車,年富神情疲憊的倚靠在軟墊之上,腦海中閃現出臨出廟門時,那對埋冇在班駁苔蘚之下的一副古怪楹聯,“繁華繁華落儘處,落拓廟門始開時。”對於年高壽,年富冇有涓滴的印象,世人隻知其有位位極人臣、跋扈放肆的兒子。但是年家的敏捷崛起和終究冇有因為九十一條罪逆慘遭滅族之禍,這此中彷彿有一隻龐大無形的手為全部年氏宗族保駕護航。年富一開端覺得是那位端坐晨光佛堂的老太太,現在看來竟然是這位早在康熙五十一年便早早隱退的年高壽。這也好解釋為何當年擁立八皇子的年希堯並未遭到誅連,由此可見此人目光之長遠,心機之細緻,策畫之深沉,年富自愧不如!

好不輕易勸退了綠萼與蘭馨,年富持續罰抄,時候一分一秒的疇昔,手旁感染筆墨的紙張越積越厚,除了眼眶底下淡淡的黑影,年富的精力頭仍然明朗,筆下筆跡漂亮超脫,不見涓滴侷促與草率的陳跡。窗外透射出去第一縷金色的光芒,年富放動手中筆墨,伸展痠麻的手臂肩肘,拿起桌上已然涼透的茶水飲下,隨即排闥走出版房。天井深深,草木清幽,晨光亮媚,晨風習習,又是一個合適郊野野遊的大好天。

走進廟門前,一塊班駁的匾額上鮮明寫著“落拓寺院”四個黑體大字,開門的是一名老者,鬚髮皆白,神情清臒,也不說話,直接將年富與年諍引進寺院。伶仃的寺院坐落在絕壁峭壁的最險峰,站在寺院中門往前看,群山巍峨,山脈崎嶇,連綴數千米,心中頓生“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落拓寺院的確很落拓,隻要三進三出的正堂和兩側約莫三四間的偏房,除了伺應的白鬚老者,再無其他生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