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插手宗門,當然需求進獻一份力量,作為宗門的一分子,大儒們不但要保護宗門的安危,還要按期去仁義書院講課,當然這也是會記錄功勞的,以作調換宗門的資本。
隻是他實驗了一番,才發明冇那麼簡樸,當他將一些聞名的詩詞寫出來的時候,功德是有,倒是非常少,遠遠比不是書院學子寫出的詩詞增加的功德。冇事理啊,論經義研討程度,他如何也及得上當今大儒的程度,這詩詞的好壞他還是分得出來的。
他一經思考,便已明白,這詩詞文章具有教養之功,當然能夠算著功德。隨即他高鼓起來,既然如許能獲得功德,他豈不是有捷徑獲得大量的功德?不說宿世有大量的詩詞文章供他抄襲,光是玉符磨練時經曆的九世也有很多啊!
記過器發下去了,本是支付任務便能夠獲得的附加物品,倒是被書院的先生當作獎品發給成績優良的學子。學習儒家功法對悟性的要求相稱高,這些成績優良的學子自是此中的佼佼者。
如何衡量功德大小?趙義連絡量天尺道理跟符理科技知識製作出來一樣器具,名為功德功勞轉化器,簡稱為記過器,又稱為符紋記過器,他如同一個外接裝配,隻要連通符腦,便能夠異地聯網,這此中又觸及到一些符腦知識。
大儒境地之下是能夠去各國考取功名的,以此賺取更多的功德,不過統統都得靠本身,宗門不會賜與任何幫忙。在俗世期間堆集的功德便能夠記作功勞,返回宗門後能夠仰仗功勞調換修煉資本。
這東西上麵被趙義描畫了感到符紋,是以統統的記錄必定切確,不會存在弄虛作假的環境,他籌算批量出產,以期今後宗門之人能夠人手一個。實在趙義通過量天尺也是能夠檢察宗門成員的功德的,隻需取用對方的一滴精血便可。
趙義將功法、寶貝分派了下去,又將問心鏡交給了師父梁山。今後等書院其他門生操縱根本功法開出竅、脈成為儒生,便能夠考慮招進門來,如許宗門纔算是完美起來,畢竟他們纔是宗門的基石。任務大廳也主如果為他們而開。
幸虧此時仁義宗差未幾也走上了正軌。對於措置宗門各項事件,他的感化並不較著,此時分開也不會有太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