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誒,這就對了嘛。”
一旁老叟聞言忙道:“明顯就是兩碗,你不要仗著身強,欺辱老弱,老朽也不怕你!”
還未做解,便見武鬆上前抱拳敬道:“小人武鬆,見過公子。”
“武豪傑見禮,不知何事膠葛?”
忙上媒介道:“這位老伯,你說他吃了你兩碗豆腐?”
高坎不在管他,目光掃過四周看客,又瞧向武鬆:“武豪傑,你說隻吃了一碗?”
聞言武鬆麵露難捨,抱拳道:“公子對小人有挽救之恩,又有師兄相邀,鬆本不該推讓,何如鬆幼年無知惹出事端,懼罪脫逃,本是戴罪浮萍之人,好叫柴大官人美意援救收留,現在在柴大官人府上辦事,不好忘恩負義離他而去。”
當下不由覺著真乃是天佑我也,莫不是梁山豪傑當中做得上數的,將來都會機遇偶合,人緣際會之下,反而會聚在他周邊?
本來武鬆早前在清河縣醉酒傷人,覺得失手之下將人打死,為免拖累兄長,便自顧逃遁。
高坎開朗一笑,大手一招:“煩勞諸位見證,這老伯的豆腐今次鄙人全買了,請大師來吃,如果今後老叟再依此膠葛,也請大師給鄙人做個憑據如何?”
此番動機按下不表,且見武鬆回絕,高坎也不焦急。
隻是見此人大半,心下悄悄有所猜想,卻不做表。
再以後,纔有景陽岡打虎,陽穀縣巧遇武大郎,膠葛出西門慶潘弓足等一做事。
高坎也不廢話,直從袖中取出一塊碎銀,拍在桌上道:“這裡有紋銀三錢,想必買你這兩盒豆腐該是夠了,還去報官不?”
高坎按下心中迷惑,且先論武鬆當下費事事,解了再說。
“這,來往人這麼多,俱可作證!”老叟強辯道。
但卻又有不解,武鬆本是清河縣人,厥後尋兄長武大郎,又去了陽穀縣,此兩地都在山東境內,他又如何會超越千裡,在邯鄲城現身?
“這……”老叟一時不知如何言語。
隻是因著高坎插手,叫諸般事都有變故,看來此番武鬆還並未與宋江交友過。
高坎神采一動,當下便解了先前疑竇。
隻是這番話,卻做不得憑據,隻得悶悶不說話。
解了這般是,眾閒客俱是去找老叟要豆腐吃,高坎才叫林沖、武鬆一道出來。
要不是林沖識得他,差點叫高坎喪失這般天賜良機。
麵上含笑,直抱拳道:“武豪傑忠義,叫鄙人敬佩,柴大官人賢名鄙人也曾聽聞,自不好強求,不過既然你我邯鄲相遇,俱是緣分,總該叫鄙人請武豪傑痛飲一番纔是。”
且走就近,尋了一家酒家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