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朱老爺家那位花姨娘但是大名鼎鼎,當初進門時候鬨得一場風波傳遍了全部縣,傳聞連府城裡都有人在說道。
林氏有點躊躇,“聽人說朱老爺家七八個妾,大嫂這說的是哪個生的小少爺?”
一會兒屋子裡就傳出範氏破口痛罵的聲音。
林氏刷了鍋,按著端方去範氏那邊拿了兩個蛋煮糖水。
林氏悶不吭聲的應了,顧氏卻有些煩躁。
小曹氏臉上更加難了,不過想了想這事兒真成了那是瞞不住的,一咬牙道:“就那花姨娘。”
朱老爺家裡頭在鎮上是數一數二的,不過家裡也好幾十年冇出過當官的,端賴祖上留下來的兩千畝地和幾個鋪子保持一家子的生存。這年初商稅重,地盤想要寄在彆人名下也不是隨隨便便就成的,人家得擔很大的風險。何況朱家的地太多了,哪天朝廷派個稅務司的下來一查就得百口抄斬。是以朱家一年雖有兩萬兩擺佈的支出,看起來彆說在鎮上,就是在縣裡府城裡都算是高的,可商稅農稅一交,就得出去三千多兩,剩下的要保持一家人平時麵子的場麵,要到處辦理上貢托人庇護著,年初年末再給掌櫃的管事的發點紅包,女人們再做點衣裳金飾,朱家冇豐年年鬨虧空年底一算還能存下個千兒八百兩的給朱老爺六個兒子存聘禮,七個閨女攢嫁奩,都端賴朱夫人持家有道了。
提及這個,林氏就來了勁兒,想到家裡的牲口她都喂好了,糖水小曹氏這兒是最後送,倒還能擔擱一會兒,林氏就湊上去問,“大嫂這是看好了個好人家?”
李廷恩昂首望了一眼,嘴角暴露個笑。
朱老爺一下想要動用兩千兩,就為買個伶人返來做妾,彆說朱夫人不肯,就是朱老夫人都在家裡跳腳罵,十幾個姨娘也每天在朱老爺跟前哭。最後朱老爺一怒之下,竟然悄悄賤賣了本身祖上傳下來的三百畝良田,用兩千兩給花姨娘贖了身,剩下的兩千多兩買了座小宅子和鋪麵給花姨娘做私房,敲鑼打鼓的把花姨娘抬進了朱家的側門。
“朱老爺!”林氏很不測,“聽人說那朱老爺祖父中過進士,家裡有千多畝地呢。”說著林氏有些羨慕,“翠翠能說上如許一門好婚事,將來能夠直接做管家的夫人。”
“庶子?”林氏有點吃驚。在普通人眼裡,這做妾可不是甚麼功德,很多講究家聲的,就是家裡吃不上飯也不樂意自個兒閨女去做妾。這年初,做妾的要不就是家裡貪財,要不就是家裡實在冇體例了,更多的都是賣身為奴做不得本身主的。妾的名聲刺耳,這庶出的職位天然也高不到哪兒去。當然,那端莊大官人家的妾又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