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包粽子?那敢情好!”這回倒是二郎從三郎的身後走了出來,他隻如果聽到好吃的人就特彆精力,接過司徒嫣手裡的米盆子,幫著往灶房裡端。
“昨兒出門,路過藥鋪,正都雅到一個婦人抱著個孩子在賣這米,說是要把米賣了給孩子瞧病用,俺一心軟的,就給買下了!”
“俺昨兒個出門時,偶然碰到有賣糧換藥的,就買了些,正巧趕上今兒過端五,把這個拿來包粽子,俺們也好好過個節!”
等天大亮時,司徒嫣已經將包粽子要用的蘆葦葉洗好,還切了些燻肉丁,籌算包些肉粽。
可也為李大郎幾個心疼,看著幾人頭臉上的汗,就知他們起碼練了有一個時候了,再看了看天,怕是寅時初的就已經起了,略微勸了一句,“那也用不上起的這麼早,歇息不好,人輕易抱病。”
“大少爺說的,小的可不敢應,大蜜斯吉人天相,又得先主母的佑護必然不會有事兒的,並且大少爺也不會出事兒的,我傳聞吳軍進城並未傷及城中百姓,大少爺隻要留在這裡,必然不會出事兒的。”
也幸虧四兄弟信賴她,非論她給了個啥來由,四人都不思疑,不然這大話編的底子經不起考慮。等進了灶房,司徒嫣勸四人先歸去再睡會兒,她也等嬸子們起了再包粽子。四人見不消幫手,這才洗了把臉,回屋去補覺。
“好飯不怕晚,衝著這粽子,就是讓俺們再等上一天的俺也情願!”李阿牛起家時就聽媳婦心疼的唸叨,說是丫頭找了些黍米正包粽子呢。他初聽時也感覺太華侈了,可等和李四一說,兩人感覺既然這吃食都是丫頭籌措來的,他們儘管聽著就好,也就想開了。
將包好的粽子都煮上,三嬸子和亮子媳婦這纔開端煮早餐,等糊糊和粽子端上桌,比常日裡晚了有近一個多時候。
“小五,你這是乾啥的,小寶兒吃些個糊糊的就好,這粳米有錢都冇地兒買,可彆給他糟蹋了?”三嬸子那裡肯,這一屋子人喝的都是黑麪糊糊,那裡能給本身孫子吃獨食。
“如果隻我一人,隻要安守本分,逃過這一劫的倒是不難,可吳府裡另有個做著升官發財夢的父親,就算我再不肯,可畢竟還姓吳,怕是想獨善其身就難了。你儘管按我叮嚀的去做,一時半會兒的,我還不會出甚麼事兒。這裡有兩封信,是當初嫣兒寫給我的,上麵有她避禍的線路和標記,你儘管順著這個去尋,許能尋獲得,但願我的嫣兒可否極泰來,如果能將嫣兒尋獲,將來還要勞你和翠萍操心,給她尋個本份人家嫁了,而博安縣的鋪子和莊子就留給你和翠萍,而都城裡的鋪子和這院子就留給嫣兒當嫁奩。這裡有我寫好的文契,你也一併收了。”吳謹一副摒擋後事的說詞,讓李有柱和栓子哭跪在地上,如何都不敢應他的話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