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置潔淨。“謝一揚的聲音從很遠的處所傳來,“特彆是他手裡的照片。“
趙國棟猛地拍桌而起,茶杯翻倒,褐色的茶湯傾瀉在檢測數據表上。紙張吸水後垂垂透明,暴露底下另一組被粉飾的數字——那是原始檢測記錄,抗壓強度欄清楚地標著“483MPa“,遠低於設想要求的700MPa。
“你們竄改數據!“趙國棟的聲音在臨時板房裡迴盪,“這是要出性命的!三峽大壩乾係長江下流五千萬人的生命安然!“
鏡頭掃過被白布覆蓋的屍身,那隻緊握成拳的手被特地揭示,掌心空空如也。
趙國棟的太陽穴突突直跳:“這是根基質料學知識!應變強化最多晉升15%,如何能夠...“
“那就等他開完會!“趙國棟抓起檢測陳述撕得粉碎,“在見到他之前,我毫不會在任何檔案上具名!“
鋼筆在玄色條記本上沙沙遊走:【1991.9.3三峽鋼鐵宅兆】趙國棟措置結束(車禍,製動體係做手腳)女兒趙雪在逃(照顧原始數據備份)特種鋼全數澆築(檢測陳述列為國度奧妙)代價:捐軀2名暗樁(撫卹金三倍發放)
“趙雪的屍身找到了嗎?“
趙國棟心頭一震。趙雪昨晚電話裡明顯說週末留校做設想,哪來的火車?
趙國棟總工程師的鋼筆懸在檢測陳述上方,墨水滴落在“合格“二字上,暈開一片刺目標黑。他昂首看向劈麵滿臉堆笑的監理主任馬明,聲音沙啞得像砂紙摩擦:“馬主任,這批特種鋼的抗壓強度隻要標準值的70%,你讓我如何簽?“
“趙總,“謝一揚慢條斯理地清算袖口,“您女兒趙雪本年21歲,北大修建係大三門生,學號。“他取出一張照片推過桌麵,“昨晚她在五道口酒吧街玩到淩晨兩點,打車回校時坐的是輛套牌黑車。“
下午3點20分,三峽公用公路。
武漢揚帆大廈頂層,謝一揚站在落地窗前,手中把玩著一張存儲卡——那是從趙雪宿舍搜出的備份。窗外電閃雷鳴,暴雨如注。
“叮——“手機響起簡訊提示音。趙國棟瞥了一眼,血液刹時凝固:照片上,趙雪被蒙著眼綁在椅子上,背景是某個燒燬廠房。
“我簽。“他終究落下筆,筆跡傾斜得像病篤者的心電圖,“但我要親身監督這批鋼材的澆築過程。“
當極新的檢測陳述再次擺在麵前時,趙國棟的鋼筆如有千鈞重。他昂首看向窗外,晨光微露,大壩表麵在江霧中若隱若現,像一頭甜睡的鋼鐵巨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