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_第70章 羅湖海關的幽靈車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淩晨3點40分,香港《明報》印刷廠。

香港飛虎隊偷襲手阿傑的夜視鏡裡,六個肥大的身影正扛著麻袋蹚過齊腰深的河水。紅外熱成像顯現,這些“私運犯”的體溫非常偏高——典範的緬甸孺子軍特性,耐久服用鎮靜劑後新陳代謝混亂的體征。

“BBC和CNN的直播車已經到現場了。”張鐵柱的獨眼在煙霧中眯起,“港督府剛來電話詰責,說飛虎隊行動前明顯收到線報……”

記者席間的白岩鬆俄然舉手:“叨教飛虎隊是否曉得,這些孩子是被犯法個人勒迫的艾滋病患兒?”他的麥克風清楚連接著央視直播車,畫麵同步傳回北京交際部記者會現場。

窗彆傳來直升機轟鳴,謝一揚翻開窗簾一角。深圳河上空,香港飛翔辦事隊的救濟直升機正與本地武警的武直-10對峙,探照燈在國境線上劃出慘白的分邊界。

謝一揚用鋼筆小扣著及時監控屏,畫麵裡飛虎隊員正慌亂地翻檢屍身。他身後站著穿緬甸禮服的吳奈溫副官,對方遞來的照片上,二十名孺子軍正在密林練習營擦拭AK-47——這些孩子右耳清一色烙著揚帆個人的物流編碼。

英國駐港司令克萊門特中將的拳頭砸在講台上:“飛虎隊行動基於確實證據!”他身後的投影儀卻俄然跳轉畫麵——六名孺子軍正對著鏡頭哭訴,他們手腕上的針孔和腐敗的皮膚特寫,與謝一揚供應的“緬甸地下心血工廠”質料完美符合。

當天的《明報》頭版題目變成:《跨境法律悲劇!飛虎隊誤殺六名沉痾患兒》。配圖是謝一揚在孤兒院慰勞的側影,他撫摩孩子頭頂的手勢和順如慈父。

“香港警方將停息統統跨境法律……”港督的聲音通過國際衛星信號傳遍環球,鏡頭掃過謝一揚安排在觀眾席的“患兒家眷”——他們舉著的遺照實在是緬甸童工營的檔案照,現在正被BBC講解為“人道主義災害的受害者”。

半夜11點30分,揚帆大廈頂層。

1991年3月5日淩晨2點17分,深圳河蘆葦蕩。

“開仗!”

“董先生,”張鐵柱的軍刺挑開檔案最後一頁,“您女兒在倫敦政經學院的獎學金……”刀尖悄悄劃過某行小字——“幫助方:揚帆國際教誨基金”。

窗外,深圳河上的探照燈已經燃燒。謝一揚在玄色條記本寫下:“1991年3月5日,羅湖通道全麵清除。”筆尖頓了頓,又補上一行小字:“孺子軍殘部轉移至三峽庫區,假裝成移民後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