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光穀,淩晨3點
“周明遠這手玩得妙啊。”謝一揚用鞋尖撥弄一顆發燙的晶片,嘲笑道,“用我的假光刻機項目轉移視野,實際把黑錢洗進防汛工程。可惜……”他俄然抓起對講機:“老陳,立即聯絡《科技日報》,就說我們要獨家爆料‘國產光刻機嚴峻衝破’!”
二十輛廂式貨車正從長飛光纖堆棧魚貫而出。車隊賣力人叼著煙,瞥了眼後視鏡裡被帆布粉飾的ASML二手光刻機部件,對副駕駛罵道:“操,林傳授那老東西臨跑路還坑我們!說甚麼‘全息投影能亂來驗收’,現在連海關緝私科都轟動了!”副駕駛顫抖著翻開條記本:“但謝總讓我們把設備運到珠海西區填海工地……那邊不是正在埋輻射廢料?”
——
謝一揚嘲笑,抬腳碾碎地上一塊刻著“揚帆建材”字樣的混凝土塊。三天前央行查封的公告還貼在門口,可金庫早已被搬空,隻剩一堆印著周明遠簽章的“揚帆寶”理財憑據。他哈腰撿起半張燒焦的賬頁,上麵恍惚記錄著1991年亞運會記念金條的回購記錄——那是他當年用暗盤黃金摻銅倒賣的活動,現在竟成了連環套的起點。
車燈掃過堆棧外牆,鮮明暴露用紅漆新刷的標語:“慶賀國產28奈米光刻機衝破卡脖子技術”。角落裡堆著成箱的《科技日報》,頭版頭條恰是林振華與謝一揚握手合影,配圖背景裡的“光刻機”實為噴漆改革的集裝箱外殼。
謝一揚踹開鏽蝕的鐵門,手電光照亮堆積如山的“防汛公用沙袋”——每個麻袋都印著武鋼爆炸案日期編號,割開後漏出的倒是摻了硼砂的矽料。張鐵柱撬開地磚,地下暗渠裡漂泊著數十台泡水的“揚帆寶”終端機,主機板晶片全數被替代成林振華嘗試室的失利品。
他猛地拉開抽屜,周明遠三年前送的鋼筆盒內襯竟排泄暗紅色液體。檢測儀貼上去的刹時,數值飆升至軍用鈾238防護標準。
喜好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請大師保藏: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鄭國棟盯著螢幕上俄然跳出的加密郵件,鋼筆尖在檔案上洇出墨團。郵件附件是一段三峽大壩泄洪閘的X光掃描視頻,鋼梁焊縫中嵌著的鉛罐殘片正持續開釋γ射線。而郵件註釋隻要一行字:“光穀的晶片,比三峽的鋼材更好燒。”
北京,央行總部
漢正街滿盈著一股鐵鏽與電子元件燒焦的異化氣味。謝一揚站在信譽社廢墟前,指尖的雪茄灰燼被風捲進裂縫中排泄的熒綠色液體裡,收回“嗤”的腐蝕聲。張鐵柱的義眼掃描過牆體,全息投影在輻射塵中閃動:“謝總,這堵牆的鋼渣輻射值超標37倍,和三峽泄洪閘的樣本數據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