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央行上海分行
1994年2月27日,上外洋灘的晨霧裹挾著黃浦江的腥氣,謝一揚指尖的雪茄菸灰簌簌落在《群眾日報》頭版——那篇《揚帆個人再捐萬噸優良鋼材援助三峽扶植》的報導被他用紅筆圈出“γ射線檢測合格”字樣,底下壓著的倒是冶金部絕密檔案,標註著送檢鋼筋輻射值超標47倍的鮮紅印章。
他將染血的籌馬券塞進周明遠口袋:“明天《訊息聯播》會報導您追回三峽被騙資金的英模事蹟。”頓了頓又輕笑,“當然,前提是浦東地塊的γ射線陳述……永久埋在地基上麵。”
震爆聲穿透玻璃,趙明衝進門舉動手機:“國安女耳目死了!但磁卡數據已上傳軍委!”
猶太財團代表羅斯柴爾德將債務讓渡和談推過茶幾:“謝先生,央行兜底的150億專項債需求替罪羊。”他指尖點著和談附錄——那邊寫著用下崗工人身份證開設的期貨賬戶清單,每個名字都對應著被焊進三峽泄洪閘的冤魂。
中午十二點,陸家嘴金融貿易區
周明遠的槍口抵在謝一揚後心:“南巡組拿到了你父親私運磁帶的全數證據。”
行長王德發的鋼筆懸在批文上方:“謝董,南巡組盯上九次循環抵押的公證錄相了……”
謝一揚輕笑,從趙明手中接過《瓦森納和談》禁運清單的磁卡拓印:“鄭組長,您半子用兵工訂單換賭債的時候,如何不提切爾諾貝利?”他抬手錶示,工地塔吊俄然轉向,鋼索吊著的集裝箱轟然砸向探坑——箱體裂開,暴露印有“三峽扶植專項物質”的蘇聯軍器箱,箱蓋內側用紅漆寫著【林誌強收】。
窗外俄然傳來警笛聲,趙明手機亮起簡訊:【國安女耳目帶磁卡殘片進入浦東檔案室】。
謝一揚望向窗外,黃浦江對岸的浦東燈火如詭譎的金融鍊金爐。他俄然抓起衛星電話:“引爆珠海港2號堆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