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密特冇有酬酢,直接走向剛標記好的取樣點:“按照條約第17.3條,我們將對大壩核心區停止隨機鑽芯取樣。“
集會室俄然溫馨下來。謝一揚曉得,這個老狐狸起疑了。
房門關上後,張鐵柱的機器眼閃動紅光:“程雪的人被消防查抄攔在五千米外,臨時攪拌站已經...措置潔淨。“
謝一揚嘴角微揚。施密特,這個名字他太熟諳了。宿世2030年三峽大壩位移變亂調查組的首席專家,恰是這個剛強的德國老頭。冇想到這一世,他們的對決提早了整整三十七年。
施密特將信將疑地翻開檔案袋,內裡是一遝泛黃的德文質料——1943年納粹德國在挪威製作潛艇基地時利用的混凝土加強技術,謝一揚通過烏克蘭渠道搞到的絕密檔案。
“謝董事長,中心軍委急電!“甲士遞過一份標著“絕密“的檔案,“請您和施密特博士當即停止技術交換,相乾質料已被列為國度奧妙。“
謝一揚對勁地點頭。這些特製試塊內部預埋了微型鋼筋支架,就像人體的骨骼一樣支撐著佈局。當鑽頭刺入時,會不自發地沿著鋼筋網格的途徑進步,取出的芯樣看似完整,實則被鋼筋暗中強化。
“告訴證券部,“他整了整領帶,“明天開端減持。“
謝一揚站在窗前,俯瞰長江奔騰的夜色。身後的大螢幕上,央視《訊息聯播》正在報導三峽工程的最新停頓:“...德國萊茵TüV監理公司本日完成質量抽檢,各項目標均優於設想要求...“
謝一揚站在暗淡的廠房裡,麵前是十二個剛拆模的混凝土試塊。這些邊長15厘米的立方體看起來平平無奇,倒是他經心設想的“把戲道具“。
謝一揚眉頭微蹙。央行的人插手工程質量調查,明顯來者不善。他看了看破壞機中扭曲變形的鋼筋,俄然有了主張。
施密特性頭,親身操縱鑽機持續下探。當鑽筒深切一米時,不測產生了——鑽頭俄然卡住,全部機器收回不堪重負的嗟歎。
“謝總,C35標段的抗壓強度隻要21.8兆帕,不到設想標準的70%。“張鐵柱的機器臂展開全息投影,顯現出大壩核心地區的混凝土檢測數據,一片刺目標紅色警告標記在不竭閃動。
集會室的門俄然被推開。一個穿戎服的中年男人大步走入,肩章上的將星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