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車拐進一條不起眼的冷巷。巷尾的“永昌外貿公司“招牌退色發白,玻璃門上貼著泛黃的出口退稅流程圖。謝一揚排闥時,銅鈴聲響驚起了櫃檯後打打盹的中年男人。
“船上裝了二十噸鎢砂和五噸稀土。“張鐵柱彙報,“按暗盤價能換四千萬美圓現金。“
“程雪查到了Ocean Phantom的離岸註冊資訊。“張鐵柱俄然警告。
黃永昌還冇反應過來,謝一揚已經抽出鋼筆在五份條約上簽下分歧名字。從香港昌茂、澳門永利到開曼群島的星鬥投資,每個虛設的“外資企業“背後都藏著層層巢狀的空殼公司。
謝一揚的皮鞋尖悄悄踢了踢保險櫃。宿世影象閃現——1994年彙率並軌前,深圳像黃永昌如許的“外貿皮包公司“有上千家,每年通太高報出口、虛促入口套取的外彙足以買下半個華爾街。
謝一揚的平板電腦顯現著環球資金流向圖。紅色箭頭從深圳指向香港,再跳轉到開曼、維京群島,終究消逝在瑞士銀行的保密體係中。但現在三條新的紅色鑒戒線正從北京延長而出,像絞索般收緊在深圳、成都和太原三個節點。
“去蛇口。“謝一揚按下車窗,雨水打在鉑金袖釦上迸濺成細碎的水花,“籌辦'幽靈船'打算。“
“Ocean Phantom一小時後離港。“謝一揚拍拍他的肩,“出海關前彆讓任何人登船查抄。“
謝一揚的瞳孔突然收縮。監控畫麵裡,陳老舉起鋼材樣本對程雪說著甚麼,女人隨即取出平板電腦調取質料。放大後的螢幕顯現恰是揚帆個人在太原鋼廠的軋鋼記錄。
“堵截與太原鋼廠的統統聯絡。“謝一揚命令,“把客歲那批Q235鋼坯的檢測記錄全數燒燬。“
“今晚必須把外彙額度換成硬通貨。“謝一揚甩下這句話時,奔馳車已經策動。後視鏡裡,黃永昌幫手忙腳亂地往公文包裡塞條約,額頭汗水滴在“深圳市1993年度重點引進項目“的燙金封麵上。
1993年5月8日,深圳羅湖港口。
謝一揚將手機拋入維多利亞港。烏黑的海水淹冇了這個小小的金屬方塊,就像這個期間正在吞噬無數法則和底線。遠處香港的霓虹燈穿透雨幕,在他鉑金袖釦上投下變幻的光斑,彷彿一場永不閉幕的金融把戲秀。
“謝總!“一個穿海關禮服的男人從崗亭跑來,雨水順著他的大簷帽往下淌,“程雪帶人去了文錦渡海關,說要徹查永昌公司的報關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