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90:江城造物主_第245章 漢正街的電子墳場III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配圖是工商職員從空紙箱中“查獲“偽劣產品的照片,奇妙地捕獲到一個日本記者在旁暗笑的刹時。

“金大佐,我需求冰上通道。“謝一揚用流利的朝鮮語說道,“三車皮東北大米,換你一個裝甲連護送。“

最後一輛雪橇安然到達對岸時,中國一側的邊防哨所重新亮起燈光。探照燈掃過江麵,但為時已晚——統統設備和職員已經消逝在朝鮮的夜色中。

“我們測試過了,十噸以下的卡車能夠通過。“金大佐指著遠處幾個冰洞穴,“那邊是失利的測試點。“

“B區清空,C區清空,A區還剩30%質料。“張鐵柱對著耳麥彙報,同時調出工廠監控畫麵。螢幕上,法律職員已經開端砸門。

他看向江麵,最後一批設備正在過境。朝鮮兵士們喘著粗氣,在零下二十度的酷寒中滿頭大汗。此中一輛雪橇上的設備俄然傾斜,暴露“Nintendo“字樣的金屬銘牌——這是謝一揚特地儲存的“證據“,用來在需求時反咬任天國一口。

就在這時,謝一揚的手機俄然震驚起來。來電顯現是一個北京號碼。

金大佐咧嘴笑了:“將軍會很歡暢的。孩子們需求...教誨設備。“

“老闆,工商總局的人到了,帶隊的是總局稽查到處長李明。“

謝一揚眼神一冷,但聲音仍然安靜:“王記者,這是歹意誹謗。長江電子一向對峙自主創新,所謂的'告發'很能夠是外資企業打壓民族品牌的詭計。“

謝一揚對勁地點頭。朝鮮不但勞動力便宜,還因為國際製裁而成為知識產權庇護的“法外之地“。在這裡出產盜窟產品,再通過邊疆私運回中國發賣,利潤反而能翻倍。

謝一揚朝身後打了個手勢。張鐵柱立即遞上一台條記本電腦,螢幕顯現著丹東火車站的及時監控——三節滿載大米的火車皮正在卸貨。

2月20日,《長江日報》頭版頭條:《外資打壓民族企業為哪般?——長江電子遭受“垂釣法律“》

“已裝車,走老鐵線路,估計明晚六點到達丹東。“張鐵柱彙報,“但有個題目——任天國的法務團隊也來了,他們帶了日本記者。“

“謝總,我是《工商報》記者王勇。“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幾分孔殷,“我們收到告發,說您將冒充偽劣產品出產線轉移到境外,叨教您作何迴應?“

廠區內一片混亂。流水線上的工人們惶恐失措地丟動手中的遊戲機零件,幾個車間主任幫手忙腳亂地撕毀出產記錄。而在監控室裡,張鐵柱的機器眼閃動著刺目標紅光,他一把扯下牆上的內部電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