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一揚冇接話,指尖敲了敲桌麵。張鐵柱的機器眼俄然紅光暴閃,投影出珠海市國土局的內部檔案——打算科科長老王正顫抖著具名,將西區填海地塊從“貿易用地”調劑為“生態庇護區”。
謝一揚站在二樓VIP室的單向玻璃後,將這統統儘收眼底。張鐵柱的機器臂遞來平板,顯現著及時數據:327名投資者已打款,累計金額2.8億。
拱北香江大旅店的宴會廳裡,水晶吊燈將“珠海西區二次開辟期權認購會”的橫幅照得金光燦燦。三百多名投資者擠在臨時搭建的電子屏前,眼睛死死盯著不竭革新的認購金額。
保安隊長一揮手,二十名黑衣壯漢從側門湧出。人群刹時被衝散,慘叫混著雷聲淹冇在暴雨裡。
三千米外的澳門文華東方旅店,謝一揚站在全景窗前俯瞰對岸的混亂。電視裡正播放著專家訪談:“……極度氣候屬不成抗力,投資者應理性對待市場風險。”
掛斷電話,他回身走向套房寢室。床上攤開著下一份策劃書——《海南房地產信任基金(一期)募集計劃》。落地窗外,颱風將珠海沿岸的期權告白牌撕成碎片,紛繁揚揚灑向烏黑的海麵。
“謝生,3.8億群眾幣換成4800萬美金。”阿廖沙的粵語帶著斯拉夫調子,“按端方抽2個點,剩下4690萬今晚到開曼賬戶。”
張鐵柱的機器臂遞來衛星電話,周明遠的聲音混著電流聲傳來:“證監會有人質疑,要不要壓一壓?”
暴風捲著鹹腥的海水砸向“期權兌現中間”的玻璃幕牆,三百多名投資者在暴雨中猖獗捶打鐵門。電子屏上轉動播放著市當局公告:“因颱風災害及生態庇護需求,西區填海項目無窮期停息……”
一輛玄色奔馳S600緩緩駛入“揚帆國際金融中間”地下車庫,車窗貼了深色防窺膜,車牌被臨時改換為澳門單牌車“MA-8888”。謝一揚坐在後排,指尖悄悄敲擊著真皮扶手,目光落在平板電腦上跳動的K線圖上——珠海西區填海地塊的評價價正以每分鐘5%的速率爬升。
1991年11月12日,珠海拱北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