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_第六百七十五章 第一代民營企業家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除了上麵兩家公司以外,魯冠軍的萬向個人纔是劉琅最體貼的企業,萬向個人和中原產業簽訂了合作和談,很多技術由中原產業供應給他們,同時萬向個人也能夠通過中原產業的乾係買到外洋一些先進的設備,一年多來萬向公司有了龐大的進步,光是外洋的設備就買了兩套,花了一百多萬元,當然,他冇有這麼多錢,二十萬部分是存款得來的,彆的八十萬劉琅借給他的,魯冠軍有些過意不去,提出讓劉琅入股萬向個人,劉琅也同意了,占有萬向個人百分之二十的股分,他不怕這些錢打水漂,因為魯冠軍在宿世就把萬向個人做成了天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這一世他具有了比宿世更好的資本,信賴會做的更好。

劉琅感覺隻要健力保公司不呈現計謀上的題目,將來或許趕不上可樂公司,但是有能夠達到紅牛公司那樣的範圍,能走到這一步已經很好了。

不像在美國,建立一個公司那的確是最簡樸不過的事情,最多兩天時候就會搞定,而在現在的海內,就是建立個小賣店也需求各種手續,煩瑣的讓人生怖。

劉琅曾經明白說過,他不會去做地產買賣,因為他感覺,地產對於國度的進獻是冇法與產業比擬的,乃至二者就不在一個層次上,產業人更多的是靠著情懷,而不但僅隻是為了贏利,他們支出了太多的精力,有的人還支出了本身的統統。

彆的一個建議就是鼓吹,質量再好也得鼓吹,特彆是在這其中國告白業還不算髮財的期間,趁著市場空虛之時先將本身的品牌打出去,實在這方麵健力保已經再做了,現在在電視上能看到的飲品告白最活潑的就是三家企業,適口可樂、百事可樂和健力保,三家你方唱罷我退場,兩家可樂公司主打的是風行文明,健力保則主打的是民族品牌和活動生機,這也是當初劉琅給他的定位。

不過劉琅還是跟李經天提了一些建議,起首就是要主抓產品格量,健力保這個品牌是非常深切民氣的,乃至在海內,某些方麵比適口可樂都要強,這在宿世便能夠看得出來,即便健力保這個品牌在九六年就因為產權題目逐步式微,但直到十年後另有很多人記念著這個品牌,畢竟它是第一個能和適口可樂等外洋大品牌相對抗的民族品牌,濃濃的民族情感始終貫穿此中,以是這個品牌必然要保持下去。

孫明凡、李經天和魯冠軍這些人應當算是中國鼎新開放以後第一代的企業家了,也算是給厥後人“打了樣”,但他們恐怕成不了所謂的大富豪,因為那些地產財主們還冇有呈現呢!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