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0之強國崛起_第八百七十二章 家的感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工人們很多都是二十三四歲的年青人,這個春秋恰是胃口好的時候,再加上他們每天都勞動量很大,拳頭大的饅頭一頓能吃三個,這麼大飯量在家裡都是個承擔,現在好了,工廠裡管吃管住,炊事比家裡的還好,還能學到技術,情願回家纔怪呢!

北方產業個人建立後,軸承廠、輕工機器廠等四家工廠的設備全數運到了廠區,六十多台機床,大部分機床都到了報廢年限,隻要一少部分設備還勉強能夠用,當然,所謂的勉強利用不是說拿過來改革改革便能夠製造出北方產業個人的產品,這類改革過程所需求的用度比新買一台設備還要高,劉琅可不會做這類得不償失的事情。

但是中原產業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床是自主出產,統統的技術都已經吃透,這些技術中原產業也將無前提的傳授給這些工人,大要上看中原產業科技有限公司吃了大虧,因為這些技術畢竟是他們的服從,但實際上卻不是如許,他們那些技術都在劉琅腦袋裡呢,即便是冇有他們,劉琅也會這麼做,隻是那樣的話劉琅就要累死了。

北方產業個人的人才佈局分為三類,一類人才為行政辦理人才,賣力平時的辦理事物,賣力報酬王振東。

這三小我纔是劉琅的“鐵桿粉絲”,他們三個在八七年畢業後就被劉琅給送到了外洋讀書,杜鬆去了美國,林海去了西德,何濤則是去了島國,學的都是機器工程,這一年多時候裡三人經常會給劉琅寫信,跟他“彙報”事情,客歲劉琅在美國時還特地跑到紐約見過杜鬆。

當然,對於劉琅來講,他的目標是把中原產業科技有限公司支出北方產業個人,讓其成為本身的科研基地,陳偉等人視劉琅的知識為無價之寶,一樣,劉琅對他們這些人也是如此。

當然,他們留下來另有一個啟事,那就是在公司裡用飯是不費錢的,王振東以每人每月二百二十塊錢的代價雇了五位教員傅,他們都是從國有食堂退休的,專門賣力員工的炊事,一天三頓飯,三菜一湯,葷素搭配,這五位教員傅技術很好,做出的飯菜很得胃口。

當然,工人們也能夠創新,但是就現在來看,工人們的本質還是不能和陳偉這些博士生比擬的,畢竟大多數人的文明程度不高,你能夠教給他技術,但是很多實際他們是冇法瞭解的,實際冇法瞭解就不能實現衝破。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