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雄師收繳了複興府內統統軍民的兵器,將幾十萬軍民分開集合,窩闊台正籌辦下達開端搏鬥的號令時,察罕撲通跪在了窩闊檯麵前,苦苦要求窩闊台放過夏國軍民,且誓要與城中軍民共生共死。窩闊台舍不到部下這員得力大將,又想起父汗當時下號令時的躊躇和丘處機的警告,因而赦免了統統軍民。
拖雷命人將裝有劉仲祿屍身的棺槨放入陵寢下葬,陪葬了大量珍寶,又命八百兵士將這兩千五百名造墓工匠全數殺死,丟入陵寢陪葬,然後將陵寢封閉、填埋,墳場上不立墓碑,用馬群在其上幾次踩踏,最後在墳場上麵廣植草木,將墳場的統統陳跡粉飾住。
陽曆:太陽曆又稱為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活動週期為根本而製定的曆法。太陽曆的積年近似即是迴歸年,一年12個月。如當代界通行的公曆就是一種陽曆,閏年365天,閏年366天,每四年一閏,每滿百幼年閏一次,到第四百年再閏,即每四百年中有97個閏年。公曆的積年均勻長度與迴歸年隻要26秒之差,要積累3300年才差一日。
且說窩闊台一隊人馬三四今後奔回覆興府城外,即遣察罕進城麵見李哯,命李哯速速歸降。此時的複興府內已是餓殍各處,瘟疫橫行,到處都是殘牆斷壁,軍民均已怠倦不堪,底子有力抵當了。
墓碑:立在宅兆前麵或前麵的、上麵刻載死者姓名、經曆事蹟等筆墨的碑。
蒙哥:元憲宗孛兒隻斤?蒙哥(1209年1月10日—1259年8月11日),大蒙古國的大汗,1251年7月1日至1259年8月11日在位,史稱“蒙哥汗”。為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孫、拖雷宗子,四弟即元世祖忽必烈。
對於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平生,先人有詩寫道:“雕弓鐵騎虎狼從,拓土開疆創業功。烈馬長嘶戈壁冷,彎刀所向角聲洪。畢生交戰百國滅,青史頌傳千載崇。一代天驕名蓋世,誰來再詡是豪傑!”
衣冠塚:即葬有死者的衣冠等物品代替屍體下葬,而並未葬有死者屍體的墓葬。這是因為死者的屍體冇法找到,或已葬在另一處,再於此地設衣冠塚以示記念。
薩裡川:元朝地名。又譯撒裡川、撒裡怯兒、撒阿裡客額兒。位於今蒙古國境內克魯倫河上遊西。
圖籍:釋義為輿圖和戶籍。
赦免:是指免除或減輕罪犯的罪惡或科罰。它是中國封建期間的一種刑法辦法,在史籍中早有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