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抗戰係統_第998章 江陰保衛戰(感謝 讀者ziliji 的打賞)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參與江陰保衛戰的,另有江陰要塞的中將司令許康。

而第一道防地,就是吳福線。

這四萬陸軍懦夫,主力是第57軍和第103師。

以是,在大多數環境下,此次大型會戰,被當作了全麵抗戰發作後的第三次會戰。

七七盧溝橋事情後,緊接著,平津會戰就拉開了序幕。

毫無疑問,淞滬會戰,是全麵抗戰發作後的第二次大型會戰。

錫澄國防地,實際上是防備南京的第二道防地。

帶領他們的總司令,是名聞遐邇的劉興大將。

加上淺顯的軍隊,都算起來的話,中原共投入了148個師和62個旅,總計80餘萬人!

不過,7000多個漢奸,被公理的中原軍隊誅殺!

全部江陰保衛戰期間,島國共出動了水兵12.7萬人,陸軍3萬餘人。

很較著,第二疆場就是淞滬一帶。

在此次會戰當中,中原水兵全軍出動。

淞滬會戰當中,固然中原損兵折將無數,但卻完整粉碎了島國“三個月內滅亡中原”的放肆打算。

反觀中原,絕對能用精銳儘出來描述。

來到這裡後,中原主力軍隊就枕戈待旦,隨時籌辦迎戰來犯的鬼子。

究竟上,淞滬會戰是全部全麵抗戰中停止的範圍最大、戰役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此次會戰的範圍,遠超平津會戰。

戰車軍隊,四個馬隊大隊構成的整合馬隊隊……

這此中,島國水兵首要出動了兩支艦隊:

這還不算,島國還出動了將近400架飛機。

而盧溝橋事情後的平津會戰,能夠稱得上是地區性牴觸。

淞滬會戰和江陰保衛戰,這兩次大型會戰,對中原來講,意義都很深遠。

中原方麵,水兵全軍淹冇,並傷亡了將近一萬人的陸軍。

吳福線北起長江南岸的福山,向南顛末常熟、姑蘇、吳江、嘉興,一向延長到杭州灣,是防備南京的第一線。

為此,中原除了對峙在北平和天津一帶,和鬼子血拚外,還主動斥地了第二疆場。

第三次大型會戰,名字叫江陰保衛戰!

錫澄國防地北起江陰要塞,南至太湖邊的無錫。

都算起來的話,島國一共投入了8個師團和2個旅團,一共20萬餘人。

江陰保衛戰的範圍固然小一點,但意義一樣不凡。

江陰保衛戰是在1937年12月2日結束的,比淞滬會戰結束的晚一些。

也就是說,絕對不能讓鬼子雄師,順著山海關一起南下,並以碾壓之勢,三個月以內,就滅掉中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