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病症家庭藥浴療法_九、小兒濕疹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部分藥浴療法

【主治】各種小兒濕疹。

【用法】將上藥加淨水適當煎沸,將藥液倒入盆內,待藥溫適度後外洗患處。每日早、晚各洗1次。

【成分】地榆、黃柏、野菊花、苦蔘、白鮮皮、蛇床子、地膚子、百部各20克。

【用法】先將前2味藥加淨水適當煎沸,藥液倒入盆中備用;再將後5味藥共研細末,貯瓶備用。利用時,先用藥液溫洗患處,洗後拭乾,再取藥粉撲擦。每日早、晚各擦洗1次。

【用法】每日1劑,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毫升擺佈,置於盆內熏洗患部。每日3~5次,每次洗15分鐘,連洗2~4日。

療方3

【主治】合用於小兒濕疹。

【提示】本方首要用於脂溢型嬰兒濕疹。用藥期間應忌糖、肥膩食品及海腥發物。

【主治】合用於嬰兒濕疹。

療方1

小兒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多發於滿月至1歲擺佈的小兒。多有遺傳過敏史,而豢養不當,消化不良,環境身分等都能夠成為病發誘因。小兒濕疹多發於兩頰、前額及頭皮。輕者較易減退,重者也可涉及軀乾、四肢,乃至周身。皮疹呈多樣性,可有紅斑、丘疹、水疤、腐敗、滲液、結痂等,愈後不留疤痕。肥胖患兒的皮損主如果紅斑和脫屑,有劇癢,常幾次發作。中醫稱本病為“奶癬”、“胎瘡”等。多因內有胎火濕熱、外感濕熱邪氣而至。采取藥浴醫治本病療效較好。

【服從】解毒涼血、收濕止癢。

【提示】首要用於嬰幼兒頭麵濕疹,還可用於嬰幼兒四肢、耳廓、陰囊、臀部濕疹。

療方5

【成分】地膚子30克,防風、艾葉各10克。

【用法】將上藥置予茶缸或洗臉盆等容器中,開水浸泡20分鐘擺佈,洗患處。病情輕者,每晚睡前洗1次,重者每日2~3次,連洗2~5日。

療方4

【主治】小兒濕疹,症見丘疹麋集、奇癢、寢食不寧,苔白厚或白膩。

【用法】上藥加淨水2500毫升煎至1000毫升,將藥液倒入盆內,趁熱燻蒸患處,待藥液溫手時,用毛巾蘸藥液刷洗患處。每日熏洗2~3次。凡是持續用3~5天可愈。

【成分】黃柏、黃連、金銀花、苦蔘、紫草各9克,蛇床子、白鮮皮、地骨皮、枯礬各6克。

【提示】外洗同時,可共同疏風養血、清熱祛濕的中藥內服。用藥期間病兒及乳母應忌食腥發物及辛辣刺激食品。患兒不宜利用植物羽毛做的衣被、枕頭以及化纖織物,也不能用熱水及番筧之類洗部分皮疹。患兒暫緩防備接種。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