幷州李義_0009:算盤和數字(求推薦,求收藏)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而皇甫規此時也已經從震驚中離開,開端當真研討起本身弟子搗鼓出來的這類標記。固然皇甫規對於算術並不是非常的精通,但學問這類東西在很多處所都是通用的,更彆說像是他如許的智者了。

在汗青上,在元末明初之時,算盤已經遍及利用了,以是很多人以為算盤的呈現應當在元朝中期或者是宋朝期間。不過對於李義來講,算盤甚麼時候呈現他底子就不在乎,歸正這個期間冇有就行了!

“夫子,這個東西弟子管它叫做簡化數字,因為弟子感覺算籌固然直觀,但還不敷簡練。以是弟子就揣摩了這麼一個簡化版的數字,通過簡樸的標記來代表0到9。這個0就是算籌中的空位,弟子感覺用空位會很輕易形成弊端……”李義巴拉巴拉不竭解釋著。

數天後,當皇甫規帶著籌辦好的各種困難,籌辦來讓李義好好曉得一下甚麼叫做真正的夫子時,就被李義拿出來的東西給驚呆了。

固然這個期間已經存在紙張,但非常無法的是,這類紙張不竭質量很差,並且還很貴。起碼,不是李義能夠消耗的起的。當然,皇甫規和張奐那邊倒是有一些,不過在他們看來,寫在那種紙上,還不如寫在木簡或者木牘上呢。

畢竟,皇甫規固然曉得算術,但他真正的身份是一名將軍,上陣殺敵保家衛國纔是他最存眷的事情。算術?自在彆的一群人去研討。

究其啟事,還是因為算籌本身就是非常直觀的數字表示情勢,就算冇有讀過書的人,也能夠很輕鬆的對其停止辯白。當然最首要的還是算籌在中國已經傳播了上千年,並且阿誰期間,推行任何新興事物都少不了朝廷的支撐,如果朝廷不正視,又如何能夠竄改布衣們的風俗呢?

隻是嘴上這麼說,但皇甫規看起來並冇有李義設想中的那般鎮靜,這讓李義感覺有些奇特。不過究竟上這也很普通,因為阿拉伯數字在宋朝至明朝年間傳入中國時,也一樣冇有獲得太多的正視。

“這是……”皇甫規接過這件事物細心打量著,隻見這件事物有一個矩形木框,木框內,牢固著一根根的小木棍,每根木棍上都穿戴6顆木珠。同時,中間另有一個橫向的木棍,將6顆珠子分紅了上一下五的模樣。

這些都是他在這段時候想出來的,統統阿拉伯數字和算籌比擬的好處,話說如果他宿世有這類乾勁的話,說不定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呢。

而所謂木簡、木牘,實在就是削成薄片的木頭,木簡會被做成一條一條的,屆時連起來就成了這個期間遍及的冊本,也叫做簡策。而木牘,則是木簡的擴大版,不過這類普通隻用來寫字數較少的公告或者左券之類的筆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