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輝映下,隻見麵前站著一其中年道人,眉清目秀,神采白潤,右手固執一柄拂塵,嘲笑道:“大膽刺客,還不拋下兵器受縛?”
隻聽皇太極道:“南朝軍情這幾天如何樣?本日接到阿巴泰稟報,說先前在山東青州、泰安之間中伏,打了個大敗仗,莫非明軍竟然還這麼能打?你們可知青州、泰安這一帶的統兵官是誰?”袁承誌心想:“本來他們正在說我們打的這場敗仗,倒要聽聽他們說些甚麼?”
皇太極兩側搶上四名衛士,不及拔刀,已同時擋在皇太極身前。嗤嗤兩響,兩名衛士已身中金蛇劍而死。皇太極技藝甚是敏捷,從龍椅中急躍而起,退開兩步。這時又有五六名衛士搶上反對,寧完我與鮑承先撲向袁承誌身後,各伸雙手去抱。袁承誌左腳反踢,砰砰兩聲,將寧鮑兩人踢得直摜出去。便這麼一緩,皇太極又退開了兩步。
緩緩移身向南,從裂縫中向北瞧去,隻見龍座上一人方麵大耳,雙目炯炯有神,唇留微髭,約莫五十來歲年紀,猜想便是父親當年的大敵皇太極。深思:“今後發射金蛇錐,當可取彆性命,隻是隔得遠了,並無實足掌控,倘若侍衛當中有妙手在內,彆要給擋格開去,還是跳下去一劍割了他首級的為是。”
袁承誌越想越有事理,感覺他這把握人才的法門實是高超之極,現在聽到這番話,宛似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此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固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平。
袁承誌悄悄心驚:“這韃子天子當真短長,崇禎和他比擬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成,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隻怕……隻怕……”模糊感覺此人目光弘遠,統觀全域性,想得通透,穩紮穩打,半點也不暴躁,闖王的才具與他相較,彷彿也很有不及,又想:“這天子的漢語可也說得流利得很。他還讀過中國書,竟然曉得卞莊刺虎的故事。”
袁承誌心想:“這個大漢奸,彷彿確有幾分愛民之心,卻不知是做戲呢,還是至心。”皇太極道:“很好,很好。你們漢人罵你們是漢奸,今後你們好好為朕辦事,也就是為天下百姓辦事,總得狠狠的掙一口氣,讓千千萬萬百姓瞧瞧,到底是你們這些報酬漢人做了功德呢,還是崇禎部下那些隻知升官發財、搜刮百姓的真漢奸做了功德。老寧,你有甚麼條陳?”